“看病難”從“掛號難”開始嗎?8月25日凌晨5點,記者前往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同仁醫院和北京市朝陽區第二醫院,實地了解掛號情況,傾聽患者的辛酸,驗證醫院的努力。
三甲醫院:“掛號比春運買票都難”
24日5點50分趕到北京同仁醫院時,記者立即意識到:如果我要掛號,已經太晚了。“昨天夜裏就等在醫院”的人們已擠滿掛號處大廳。“掛號比春運買票都難,甚至得排幾天幾宿。”一位外地患者説。
邁進醫院大門,瓜子皮、煙頭、方便麵袋無處不在。這是熬了一夜的人們的“消耗品”。一位父親身邊的孩子躺在地上仍然睡着,硬紙板和毛巾當了“鋪蓋”。
和他一樣睡在、坐在院內的人們此時陸續站起來,把身下的硬紙板或泡沫墊細心地收起,因為“如果挂不到號,明天還用得着”。隨着人們涌進大廳,掛號處5個窗口很快排起了20來米的隊伍。
7月中旬以來,同仁醫院日門急診量已連續一個月超過或接近1萬人次。醫院將早晨掛號時間提前到6時30分。
凌晨探訪:掛號難 難在哪
8月25日凌晨5點,北京兒童醫院門診樓前。
門診大廳的掛號通道尚未開放,兩列隊伍從門診大樓的門口穿過醫院廣場一直延伸到急救中心樓前。
“天天這樣,為孩子看病嘛,誰不是跟拼了命一樣!”一位路過兒童醫院的環衛工人説。
幾位家長抱着還在熟睡的孩子坐在醫院的廣場上聊天。他們大都從外地趕來,也有北京本地的。幾個家庭都是全家出動,父母輪流通宵排隊,為一個號,為一份責任。
提到看病掛號的問題,每家都有一本心酸賬。
盧曉敏是北京人,她在為女兒排內科。從昨天早上6點多開始排隊挂專家號,一天一夜沒休息,到現在還沒挂上。
“掛號太難了!醫生3個月前給我女兒看的病,叫我們上個月來復查,結果一直挂不上號!後來好不容易挂上了,醫生問我為什麼現在才來復查。”盧曉敏無奈地説。
從河南洛陽來的潘鮮珍對此深有體會:“我們排的這個專家每週就周四坐診半天。我周一就來了,結果還是沒排上,只能等到下周了。”
“大家都想挂專家門診,都想找主任醫師,可哪有那麼容易喲!掛號比見神仙還難。”來自河北唐山的韓大姐抱着兒子坐在地上,他們是夜裏2點多來的,她正擔心今天能不能挂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