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獲悉,目前國家能源局正牽頭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制度,以形成能源消費總量倒逼機制,抑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期間,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將國務院辦公廳轉報來的發展改革委關於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節約能源法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的報告印發給了常委會組成人員。在這份報告中,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了加強節能工作的具體措施。
針對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問題,報告提出,下一步將加快研究建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機制,把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地方政府,加大考核和監督力度,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將能評作為控制地區能源消費增量和總量的重要手段。建立能源消費總量預測預警機制,對能源消費增長過快的地區及時實行預警調控。
就進一步加強節能管理問題,報告&&,將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加強政府對節能工作的領導。同時,強化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制度,將節能目標完成情況和節能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地方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納入政府績效管理和國有企業業績管理,實行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
報告提出,要嚴格實行節能評估審查制度,嚴肅查處各種違規審批行為,對未通過能評的項目,依法不予審批、核準,項目不得開工建設。此外,要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將對年耗能萬噸標準煤以上的1.7萬家用能單位(能源消費總量佔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60%以上),採取措施切實提高企業能源管理水平,挖掘節能潛力。要求各地區每年對萬家企業節能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國家匯總公告考核結果,對未完成節能任務的企業強制開展能源審計,責令限期整改。
六大舉措健全節能市場機制
我國將繼續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理順煤、電、油、氣、水、礦産等資源産品價格關係,加快推行居民用電階梯價格,完善電力峰谷分時電價,按程序加大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形成客觀反映資源稀缺性和供需關係的價格機制。
針對健全節能市場機制問題,除了推進價格機制改革之外,報告還提出了其他六項舉措:
一是完善財政激勵政策。深化“以獎代補”、“以獎促治”以及採用財政補貼方式推廣高效節能家用電器、照明産品、節能汽車、高效電機産品等機制。
二是健全稅收政策。積極推進資源稅費改革,將原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稅由從量徵收改為從價徵收並適當提高稅負水平。研究制定用於製造大型節能設備確有必要的關鍵零部件及原材料稅收優惠政策。
三是強化金融支持。引導各類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節能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社會捐贈資金和國際援助資金投入節能領域。
四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研究建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量審核和交易制度,培育第三方審核評估機構。
五是建立“領跑者”標準制度。對電力、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及電冰箱、洗衣機、平板電腦等終端用能産品,參照能效領先水平設定具有引導性的“領跑者”標準,明確實施時限,並將“領跑者”標準作為新上項目能評、節能産品推廣應用的重要依據。
六是加大能效標識和節能産品認證實施力度。擴大能效標識實施範圍,加快推進節能産品認證。
2015年餘熱余壓發電能力力爭達3100萬千瓦
我國將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力爭到2015年,我國鍋爐、窯爐平均運行效率分別比2010年提高5個和2個百分點,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提高2—3個百分點,餘熱余壓發電能力達到3100萬千瓦。
為推動節能技術進步,報告提出了四項具體措施:
一是加快節能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組建一批國家級節能工程實驗室及專家隊伍。推動組建節能技術與裝備産業聯盟,繼續通過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加大節能科技研發力度。
二是加快節能技術産業化示範。重點支持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半導體(LED)照明、低品位餘熱利用、地熱和淺層地溫能應用等關鍵技術與設備産業化。
三是加快節能技術推廣應用。重點推廣能量梯級利用、低溫餘熱發電、先進煤氣化、高壓變頻調速、幹熄焦、蓄熱式加熱爐、吸收式熱泵供暖、高效換熱器等節能技術。
四是實施節能重點工程。實施鍋爐窯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餘熱余壓利用、節約替代石油、建築節能、綠色照明燈節能改造工程,以及節能技術産業化示範工程、節能産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和節能能力建設工程。
將加快推行分戶計量按用熱量收費
我國將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加快推行分戶計量、按用熱量收費的制度。
為紮實推進建築節能工作,報告提出了七項措施:
一是嚴格執行新建建築節能標準。抓好建築節能各項政策的落實,完善監管機制,加強檢查監督,對違規工程責令限期整改,確保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得到有效執行。
二是加快推進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到2015年,北方採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築完成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面積4億平方米以上,地級以上城市達到節能50%強制性標準的既有建築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
三是加快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擴大能耗動態檢測&&試點範圍,實施6000萬平方米的辦公建築節能改造,加大對公共建築空調溫度控制規定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
四是推進可再生能源與建築一體化應用。在條件合適的地區開展強制性應用可再生能源試點。
五是加快綠色建築發展。盡快啟動實施綠色建築行動,從規劃、法規、標準、技術、設計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建築節能,研究&&支持綠色建築發展的財稅政策。
六是加強農村建築節能工作。在農村地區積極推進節能型住宅建設,加快省柴節煤灶更新換代,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解決農村用能問題。
七是加強建築節能新型材料推廣應用和質量安全。
此外,我國將制定機動車燃油消耗量限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