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華為推出的首款雲手機Vision(遠見)。資料照片 |
|
在雲計算方興未艾之際,雲手機又蜂擁而至。近一段時間,包括阿里巴巴在內的諸多互聯網企業開始紛紛推出雲手機。一時間,雲手機成為一個火熱的話題。但多數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儘管發展雲手機的方向是正確的,但因為種種條件限制,目前雲手機仍處於概念炒作階段。
雲手機蜂擁而至
近一段時間,國內多家終端廠商與互聯網企業陸續推出了雲手機平台與産品。7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雲公司在北京推出了其獨立研發的阿里雲操作系統——阿里雲OS,同時發布搭載該系統的首款智能手機——天語雲智能手機W700。該款手機採用了阿里雲OS,涉及郵箱、雲應用、地圖、瀏覽器及IM通訊多方面,高度整合阿里巴巴旗下電子商務服務。目前這款手機已在淘寶網發售,市場定價2680元。
在阿里巴巴之後是華為。8月3日,華為推出雲服務平台和首款雲手機Vision(遠見)。據稱該款手機可以實現PC、手機和平板多個平台的信息同步備份和擦除,擁有160GB的雲存儲空間。華為終端公司CEO萬飚稱,該款手機將於第四季度推向市場,計劃於2015年躋身全球三大手機品牌。
8月16日,小米科技正式發布小米手機,這被業內認為是又一款具有雲手機氣質的移動互聯網終端。
除此之外,HTC雲服務HTCSense.com的中國服務器也已經上線,該公司稱將提升本土客戶的雲服務體驗。此外,深圳廠商酷派也推出了其雲計算平台“酷雲”1.0版本,其2.0版本將於年底推出。
據了解,國外企業的雲手機計劃早已推上日程。記者了解到,早在今年3月底,摩托羅拉就發布了其“摩計算”戰略。今年6月初,蘋果公司在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推出雲存儲服務——iCloud,通過它可在線存儲用戶的郵件、照片、日曆、&&人等信息,並與各類iOS設備互通。這被喬布斯稱為蘋果的“下一個偉大遠見”。據悉,蘋果近日已發布iCloud雲存儲服務測試網站iCloud.com,並公布了iCloud收費服務的價格。
據業內人士透露,國內企業小米科技也將與金山快盤合作,計劃推出中國的iCloud。
行業人士不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業內都認為雲手機將是移動互聯網未來趨勢,但對現階段的雲手機並不看好。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就在不久前&&,雲手機多是概念炒作,現在談“雲”為時尚早,中興近期不會跟進雲手機的炒作。
“從長遠來看,雲手機是一種趨勢,阿里巴巴作為服務提供商,如果能把OS做好的話前景可觀。但短期內,雲手機的市場狀況不會很好。”知名互聯網博客、老杳吧的創始人王艷輝説。
中興通訊無線綜合方案總監田鋒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行業角度看,一方面,儘管有些廠商宣稱是自己研發的操作系統,但實際上還是對於安卓系統的改造,原創性不夠;另一方面目前一些企業推出的雲手機與普通的智能手機並不能形成明顯差異。“他們缺乏革命性理念,還是跟隨性的,不具備完整的、有前瞻性的東西,而只是把業界已有的概念作了包裝和整合,這也是中國企業的悲哀。”田鋒説。
有業內人士稱,截至目前,國內企業所推出的雲手機,多是側重於雲存儲功能,大多是將雲應用和雲服務提前內置,交由單一的服務廠商運營,以方便用戶使用一個賬號進行管理使用,在服務的本質上並未帶來革命性變化。例如,阿里雲手機就內置了大量阿里巴巴的應用,如淘寶手機旺旺、阿里瀏覽器和阿里雲地圖定位及享受LBS服務等。華為雲手機同樣強調用戶可通過華為雲平台便捷地分享音樂、電影及電子書等內容,還可對餐館等信息進行本地化導航與分享,並實現雲同步和雲備份等。不過,通過一些第三方應用軟體,普通的智能手機很多都能達到這些功能。
田鋒&&,現階段的雲手機概念只是一個市場營銷和競爭的手段。雲計算在未來越來越多應用,肯定從手機開始,但不能稱之為雲手機。他認為,只要有雲端的服務供應商,目前所有的智能手機都可以叫做雲手機。
易觀分析師路理彬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直言不看好雲手機,因為從目前來看,雲計算的戰略意義大於實際意義。要做好的話,需要基礎設施能跟上,但現在國內的情況顯然不理想。
艾媒網總裁張毅&&,在未來五年非常看好雲手機,但不是現在。如今國內紛紛推出雲手機,很大程度上是國內企業跟風的結果。“雲手機是手機+網絡+雲儲存,現在中國的網絡覆蓋遠遠不夠,3G網絡發展仍有欠缺和不足,用戶體驗很難跟上去,而網絡建設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網絡速度和網絡資費等問題都將成為雲手機發展的制約。”
市場情況不樂觀
在阿里雲手機推出後,市場情況也不怎麼樂觀。據悉,某門戶網站“你是否看好阿里雲手機”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一萬多名網友中,64%的網友&&不看好。此外,阿里雲手機剛在淘寶網上出現,單日就出現了三萬張訂單,但是三天后,又詭異地下滑到1.5萬張訂單。業內人士胡延平就&&,阿里雲手機功能較單薄,且2680元的價格有些貴,很難形成批量化市場。
另外,即便是網絡問題能克服,未來雲服務提供商能否滿足市場需求還是兩説。王艷輝就&&,雖然定制了蘋果推出的iCloud雲服務,但感覺沒多大用處。
“雲手機的發展,一方面是看寬帶,另一方面還是看服務,有沒有吸引人的服務很關鍵。”王艷輝&&,現有的雲手機推出的雲服務還是存在單一的特點。
此外,對於如何克服雲計算潛在的安全問題,也成為大多數業內人士的擔憂。
意在布局移動互聯網
全球移動互聯網市場蘊含的巨大商機已經不言而喻。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手機産量將達到16.6億部,同比增長6.0%。預測2013年全球手機市場規模將超過18億部。
由此,諸多企業“不務正業”地推出雲手機的企圖就很鮮明。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就&&,要想實現手機領域的突破,必須做一個“全能型公司”——既有優秀的軟體服務,又有高品質的硬體産品。雲計算在這裡面將成為一個聚焦點。
華為終端部門的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對雲手機出現各種評論,我們認為是一件好事,這表明業內對雲手機這一趨勢的關注和認同。”
該負責人稱,華為推出雲手機具有成熟的思考和清晰的戰略發展規劃,華為出身於網絡,具有平台優勢和強大的雲計算保障,且已經為雲手機構建了單獨的雲服務平台。
在這場雲手機爭奪戰中,可以看出一個特點:一些傳統的互聯網企業和通信企業開始介入手機市場。阿里巴巴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竟然開始生産操作系統;小米科技之前的主打産品是手機聊天工具米聊和手機操作系統MIUI,之前也沒做過手機;華為之前則主要是做電信主設備。
有業內人士分析説,從華為等企業在雲手機方面的動作可以可出,他們的用意不只是在手機,而是要搶先深度布局移動互聯網。
鏈結:
雲手機
切勿讓“雲”變“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