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鑫董事長澄清未言被調查 稱觸犯韓國人利益遭舉報
2011-08-19   作者:張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
 

  8月18日,紫鑫藥業董事長及實際控制人郭春生突然現身網絡媒體接受專訪,稱因人參貿易觸動了韓國人的利益而遭到舉報。其在專訪中稱,公司5000多噸人參出口,有3000噸~4000噸銷往韓國,銷售額達20億~30億,動了韓國人的奶酪。
  “公司正被多個政府部門調查。”他稱,近日會給公眾一個交代。
  此前因媒體報道,紫鑫藥業上下游人參産業鏈是否“自買自賣”被強烈質疑,並被貼上“銀廣夏第二”標籤。而在此前的8月17日,紫鑫藥業已因媒體報道而停牌。
  事實上,這並不是紫鑫藥業第一次回應此事。此前的7月29日和8月10日,公司曾兩度澄清,稱公司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銷售商無任何關聯關係。
  8月18日,郭並未就媒體質疑的相關事實做正面回應。在紫鑫藥業澄而不清的背後到底還掩藏着什麼?仍有待時間解答。

  兩度澄清未言“被調查”

  在兩度發布針對媒體的澄清公告之後,郭春生顯然給了市場一個詫異的答案:沒有針對市場質疑的上下游公司涉嫌造假的關鍵信息,也沒有就公司業績真實性作出肯定&&,只有一個消息——公司正被多個政府部門調查。
  而起因是早前有韓國人向證監會、稅務總局、中紀委以及各大政府部門不斷發舉報信,同時在網上散播言論。
  顯然,這直指上月初網上發布的一份舉報信。據媒體披露,該舉報信列舉了紫鑫藥業從事人參業務的7家貿易公司的註冊時間和股東構成,並指出公司可能涉嫌通過這些空殼公司完成人參業務的“空買空賣”行為。
  事實上對此,紫鑫藥業早在7月29日就發布首份澄清公告。
  據公告顯示,紫鑫藥業全然否定了前述舉報信所提及的相關內容。特別是在涉及的貿易公司及股東與公司關聯關係上,其&&,無任何關聯關係。而公司財務數據也是真實、客觀,並不存在業績虛假情況。
  儘管如此,因相關財務指標異常,以及公司令人費解的交易,市場對於其上下游公司關聯性的質疑並未就此消散。
  8月10日,其再度發布澄清公告。此次,紫鑫藥業除對公司財務數據異常做了進一步解釋之外, 紫鑫藥業再次否認了公司與下游銷售客戶的關聯關係。
  而與此同時,公司卻補充説明道,因2010年吉林省&&了多項政策振興人參産業,人參的主産區乃至整個吉林省新增了很多和人參相關的公司。
  此次紫鑫藥業明確指出,公司2010年人參行業的供應商和銷售客戶多是2010年成立的。因為人參具有集中收穫、集中交易的特點,很多貿易公司出於節約成本的考慮,採用雇傭臨時工的方法。
  顯然,這與媒體質疑的上下游産業鏈公司造假的質疑有着內在&&。而不可否認的是,此輪第三次停牌,媒體再度拋出的調查則正直指上下游造假的事實,且與前兩次層層遞進。
  令人生疑的是,再次被迫停牌之後,郭春生卻&&公司正在接受多個政府部門的調查,且矛頭直指韓國利益方的舉報。
  但對此,公司前兩次發布的公告卻沒有絲毫披露。
  “紫鑫藥業正被多個政府部門調查並非媒體報道,而舉報事情證監會和深交所一直在查,這幾個月一直沒有停過。”郭春生如此&&。對於後續情況,其稱一定會認真地給出公告,把事情都一次性説清楚。

  “關聯”即“造假”

  此次質疑主要圍繞紫鑫藥業上下游産業鏈公司的關聯關係。
  據相關媒體調查披露,公司上游人參貿易公司及下游銷售客戶商主要位於延邊和通化,且皆由上市公司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郭春生的關聯人員掌控。通過相互配合,紫鑫藥業由此才有了屢次翻番的業績以及暴漲的股價。
  但對此,此次郭春生的回應卻顯得有些模糊。“交易市場收人參、玉米等交易都是不規範的,很少開發票,上市公司就委託幾家公司代收。”
  據郭向媒體解釋,公司所在地吉林的幾大人參交易市場因缺乏規範,並不開具發票,這與作為上市公司的紫鑫藥業開具發票産生衝突,由此也才在去年成立了幾家公司,並委託他們每天在人參市場上銷售。“相當於我們把貨分銷給他們,然後他們在市場上賣給別人。”
  顯而易見,這與公司此前澄清公告&&,供應商和銷售商多在2010年成立的情況頗有些契合。但對於供應商、銷售商與公司及實際控制人的關係,該公司卻始終以否定撇清。對此,郭此次也並未作出實質説明。
  “即便銷售事實存在,但關聯關係並沒有如實披露,同樣也涉嫌造假。”四川省社科院某法學教授對記者如是&&。
  在他看來,財務數據是否虛假,需要從上下游産業鏈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查起。如果果真存在虛假情況,則由關聯關係確定造假則屬有意為之。
  而對於事態進展,持有公司股票的機構也&&密切關注。公司2011年中報顯示,前十大股東和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共有8家機構,其中包括6家基金、一家保險公司和一家券商。
  8月18日,持有紫鑫藥業的機構人士告訴記者,已與公司有過溝通,但目前事態仍未明了,因此仍處於觀望階段。“這個事情目前還沒有定性,因此還要看後續發展。”
  另有機構人士對記者&&,紫鑫藥業停牌後,已在公司啟動了自查程序,證實購買的風險控製程序合規。但記者了解到,有機構已在7月和8月已開始持續減持。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紫鑫藥業:銀廣夏第二的出現並非偶然 2011-08-22
紫鑫藥業風波暴露股市制度漏洞 2011-08-22
紫鑫藥業空買空賣關聯交易 疑似銀廣夏第二 2011-08-19
紫鑫藥業董事長被疑內幕交易 情婦弟弟獲益千萬 2011-08-19
紫鑫藥業被指銀廣夏第二 體內自買自賣虛增業績 2011-08-1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