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地産新老混戰潛藏巨大風險
2011-08-19   作者:記者 洛濤/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去年以來,許多住宅開發商都高調宣稱進入商業地産,紛紛加緊在全國範圍內“圈地”布局商業地産的步伐。如國內實力開發商保利、金地、萬科等先後宣布了自己的商業地産開發計劃和目標。崇文門成就北京新地王、CBD200億元的出讓總額讓人嘆為觀止,商業地産可謂火熱異常。
  商業地産新老混戰,看似百家爭鳴的情況,背後卻潛藏着巨大的風險。近日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三年左右,將會有一批商業項目倒掉。

  眾多住宅開發商轉型商業地産

  萬科、保利、龍湖、世茂、哇哈哈、雅戈爾……眾多的住宅開發商和其它行業企業,紛紛轉型商業地産,讓原先的老牌商業地産開發商感到如芒在背,卻也不甘示弱。商業地産大佬萬達集團發布消息,上半年銷售收入大增已成定局。另一家資深商業地産開發商陽光新業,今年以來也動作不斷。繼年初青島南京路商業項目亮相之後,日前該公司旗下的北京分鐘寺新業廣場也已正式開業。據悉,陽光新業位於天津的友誼路新業廣場、東麗新業廣場兩個商業地産項目,也將陸續登場。一面是新人輩出、一面是老人加速,商業地産新老混戰。

  三年內將會倒閉一批項目

  “那麼多企業進入,未來的商業項目供應量肯定會大幅增加,供應增加意味着競爭加大。”陽光新業總裁助理兼北京瑞景陽光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睿認為,目前商業地産貌似火爆的現狀,對行業的健康發展來講並不一定是件好事。
  李睿告訴記者,短期大量激增的商業地産相較於人才儲備、零售業發展等現狀情況存在極大的不匹配,這必將出現惡性競爭的狀況:大量企業的進入,對土地需求量自然增加,地價必然上漲,導致開發成本增加,在本身就融資渠道狹窄的環境下,企業將承受巨大的資金壓力;大量項目的出現,必然引發人才大戰,高薪挖人的現象現在比比皆是,導致工作的穩定性受到影響,無法正常運作,這也直接影響了項目的服務品質;大量項目的短期激增相較於有限的零售品牌資源,也必將導致商業項目的嚴重同質化,而且因彼此間的惡性競爭不僅增加招商難度並使得項目收益缺少保障。“目前的招商環境已經比較困難了,某些項目為吸引商戶甚至出現極低租金和免租、免物業費的現象。”
  “商業地産整體的經營理念和各操作環節都與住宅開發有着巨大區別。商業地産需要通過長期經營收益和物業增值來實現投資收益,涉及投資人、運營方、經營者和消費者等幾方關係,需要通過調研選址、定位策劃、設計建造、招商實施、規範運營、持續調整等各環節依據統一的經營理念,通過專業團隊來予以實現,開發商需要具備許多與住宅開發不同的能力。然而,目前許多轉型的企業,在沒有完全具備以上要求的情況下,貿然挺近商業地産,風險很大。”李睿預測,在未來1-2年時間內,就有很多商業地産項目陸續出現問題。在3年左右,必然會出現一批倒閉的項目。“那時候也會有商業地産大鱷涌現,同時會引發並購潮。”

  開發商應對策略各不相同

  然而,商業地産如何避免危機,走出“惡性競爭”的怪圈呢?有業內人士稱,在目前商業地産的割據戰中,為避免危機、最終取勝,開發商採取了各種不同的策略。以萬達為代表的大佬級商業地産開發商,走的是快速、規模擴張路線。萬達廣場的擴張從未停止,而且有愈演愈快之勢。而首創芭蕾雨奧特萊斯、寶龍等新秀也在緊跟老大們的步伐。“越大越大,越強越強,資源正向龍頭企業快速聚集。兼併加速,資本與土地規模成了制勝的關鍵。”李睿説。
  相比前幾位大佬,同樣是資深商業地産開發商的陽光新業,則更趨於穩健。這家在商業地産不溫不火的時候搞出大動作的企業(如在2008年一口氣收購了家世界18個項目資産包),卻在當下顯得格外謹慎。“正因為現在的商業地産太火,未來一些項目肯定會出問題。所以我們在拿地、擴張的時候,就更要謹慎。”
  李睿分析,商業地産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這對開發商的經營能力和資金狀況都是較大挑戰。在目前商業地産的割據戰中,對於老牌商業地産開發商來説,在商業地産開發和運營上保持謹慎,未免不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對於以上兩種戰略,陽光新業高層則&&:商業地産發展無定式,每個企業的戰略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那麼它在開發商業地産時,則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萬科進軍商業地産 一天發布三項目 2011-06-29
國際財團進軍河北省商業地産 2011-06-10
保利地産:2015年商業地産佔總資産10% 2011-06-03
京城商業地産5月銷量創新高 2011-06-03
投資熱度高 商業地産成調控"避風港" 2011-05-27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