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9月,中國保監會印發《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正式放開保險資金參與未上市企業私募股權融資。然而,監管機構放行保險資金投資PE一年之後,險資雖攜鉅資入場,但前進腳步卻並不順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保險行業資産總額超過5萬億元,按照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産5%的要求,則保險資金參與PE投資的上限將超過2500億元。粗略計算,僅中國人壽集團一家可投資PE資金規模就可達到888億元,而平安、太保及人保的可投資規模也均超過200億元。 巨大的資金規模讓人興奮,然而,對於大部分保險資金來説,因投資標準苛刻等原因,手握鉅資卻難以出手,甚至有“無米下鍋”的困擾。 《暫行辦法》對保險公司投資策略有詳細的規定。出於防控資金風險、保證回報等考慮,對直接投資未上市企業股權進行了明確界定,“僅限於保險類企業、非保險類金融企業和與保險業務相關的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企業的股權。” 在嚴格監管和風險控制的限制下,各保險公司在直接投資的投資策略上高度一致,傾向於消費品、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製造業、醫療等行業的成熟企業,投資方式也多是上市前投資或者並購整合相關投資。 而在間接投資即投資PE基金領域裏,保險資金更是鮮有成果。對於保險公司投資PE基金,《暫行辦法》要求相當嚴格,不僅對基金管理公司註冊資本和管理資金餘額等硬性指標做了界定,更明確要求不得投資創業、風險投資基金,也不得投資設立或者參股投資機構。 以此標準細數下來,目前國內PE市場上可供保險公司選擇的基金數量少之又少。據ChinaVenture投中集團統計,只有中國人壽集團及平安集團分別投資過兩隻基金,且均為具有政府背景的産業基金。目前來看,還未有純市場化的PE基金能夠獲得保險公司的青睞。 中金公司直投部董事總經理陳十游呼籲放開保險公司投資PE。“雖然去年相關規定已經&&,但相關實施細則和程序問題還沒有解決,其實國內跟國外保險公司一樣也有資産配置的需求,各個保險公司也在呼籲保監會政策放得快一點。” 除此之外,專業人才及團隊的缺乏也始終是阻礙保險公司參與PE投資主要瓶頸之一。平安和國壽已經在旗下搭建了專門的股權投資&&,但其他保險公司目前多是以旗下資産管理公司作為&&,組建股權投資團隊。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認為,開閘一年後,保險資金PE投資進展仍相對緩慢,其主要原因在於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性。據了解,此前保險公司的股權投資均須通過“一事一議”方式,逐一報送保監會審批備案,導致投資效率受到極大影響。 保險資金股權投資開閘一年,目前看來,對PE市場的影響有限。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認為,但由於其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仍有行業、規模等諸多限制,因此對國內PE行業競爭格局暫無實質性影響。 不過ChinaVenture投中集團也指出,參考近年券商參與PE投資的政策監管走向,保險資金參與PE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並有可能在未來2至3年內放行保險公司從事PE基金募集。規模龐大的保險資本未來能否在國內PE行業佔據一席之地,將取決於決策機制、投資效率、風控水平與團隊激勵等市場化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