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山:打生態牌 走特色路
2011-08-15   作者:記者 黃穎 劉夢瑤/濟南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山東淄博博山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生態、山水、文化特色鮮明。近年來,博山區圍繞“生態富民、生態興區”,主打生態品牌、突出生態特色,突出生態産業建設,推動富民強區,實現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博山區立足生態環境優勢和産業基礎優勢,實施産業調整提升工程,積極推進生態建設産業化、産業發展生態化,構築特色高效的現代産業體系,築牢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
    一是集中發展生態特色工業。博山以“高端高質高效”為方向,集中打造新區工業區、老城工業區兩大工業集中區,重點培育以減速機、電機、汽車配件為主的高端機電裝備製造和以耐火新材料、冶金新材料、功能新材料為主的新材料兩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全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比達到32.3%,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達到9個,省級以上研發機構達到25家,創建為山東省節能環保産業示範基地。
    二是大力發展有機農業。博山依託得天獨厚的“富民生態”資源,把發展有機農業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的突破口,組建運營博山有機農業發展中心,整建制建設有機農業區。全區有機農業面積發展到15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有機桔梗生産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有機中藥材、有機獼猴桃、有機黑色食品生産基地,88種農産品獲得有機認證或轉化認證,上瓦泉等30個村創建為整建制有機農業村,上園、上水、豆禾等農業龍頭企業快速發展。
    三是加快發展文化旅游業。博山立足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城市即景區、景區即城市”的文化旅游新格局。抓好城鄉主幹道路的景觀設計,着力彰顯“青磚黛瓦白墻綠樹碧水藍天”的城市風格。加快原山國家森林公園、魯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重點景區的提升建設,開發新景點、拉長産業鏈,增強景區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依託中華陶琉文化城建設,整合孝文化、陶琉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發展文化體驗游;依託太陽山、姚家峪、五陽湖、環魯山四大休閒旅游度假區建設,發展生態風光游;依託源泉池上觀光農業帶、博山鎮觀光農業帶建設,發展鄉村農家游,全面提升文化旅游業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石家莊擬打造500個生態村 2011-08-15
新疆立法保護伊犁河生態環境 2011-08-15
中央財政已撥131.6億保護草原生態 2011-08-13
海洋生態損害索賠缺乏國家標準 2011-08-08
隆平高科在江西明月山建富硒生態現代農業項目 2011-08-03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