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傢具退換成空被堵店門 可退換被指是空話
2011-08-12   作者:  來源:新華網
 

    央視曝光達芬奇造假整整一個月了。在媒體的窮追猛打下,“達芬奇密碼”逐漸被解開。緊接着相關各部門開始紛紛響應,對達芬奇公司産品及該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相關調查,隨之便不斷有達芬奇公司被查出存在産地及質量問題、涉嫌造假的各種“工作成果”。
  然而,達芬奇事件被曝光至今已近一月,消費者維權未有實質進展。達芬奇在公開信中聲稱的”誠意解決消費者問題”“及“有質量問題可退換”完全是空話。當面交涉得不到達芬奇回應,消費者們想方設法維權,北京律師報案追究其刑事責任、上海消費者組團起訴、杭州消費者要求退貨並索賠,成都消費者退貨無門只能圍堵門店。
  達芬奇用自己的行為,打掉了人們在自己構建的銷售平台裏購買傢具的信譽。沒有事實的支撐,達芬奇的眼淚和辯解只是徒勞。

  成都8名男子圍堵達芬奇家居店 要求退貨

  8月10日上午10時左右,8名男子來到成都達芬奇家居店,拉過店裏的兩張椅子堵在店門口,要求達芬奇退貨。
  據在達芬奇家居附近工作的一位保安介紹,10日上午10時左右,一輛現代SUV和一輛捷達車先後開到達芬奇家居店門口,從車上下來的8名男子,身穿T恤和黑白相間色的襯衫。在打量了一下達芬奇的店門後,8名男子魚貫進入店中。
  其中,有2名男子拉過店門口的范思哲椅子堵住其店門並坐下,其他人進屋與前&交涉。11時30分,門口的兩名男子還沒有離開。
  在記者進店之前,一名堵門男子的聲音從身後傳來:“達芬奇説給我們退貨,跑了一個月還是沒有解決!”
  在與達芬奇家居協商了5個小時之後,8名男子於下午14時左右離開,聲稱達芬奇必須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覆,今日還會上門。

  達芬奇傢具消費者維權障礙多 可退換被指是空話

  “達芬奇公司日常經營中存在着許多不規範之處,會給消費者維權帶來不少障礙”,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永鑫告訴記者。達芬奇公司此前出售傢具所開具的發票不正規,有的發票上“名稱”一項只填寫了“傢具”二字,具體什麼品牌、材質都沒有記錄,甚至對一些消費者沒有出具發票。
  胡永鑫&&,“從達芬奇公司開出和簽訂的這些票據、合同本身,我們無法判斷消費者購買的是什麼品牌的傢具。而那些沒有發票的消費者,買了多少金額的傢具都需要進一步去考證,這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影響。”
  達芬奇公司曾在7月21日的《致達芬奇顧客的一封公開信》中稱,“已經開通熱線電話,誠意解決消費者問題。”但是據胡永鑫透露,“很多消費者無法與達芬奇公司進行溝通”,電話很難打通,而且打通之後基本是流程化的公關式語言,無法獲得實質性的溝通結果。
  不僅熱線電話解決不了問題,當面交涉也沒有結果。發現了産品有質量問題的消費者與達芬奇公司交涉,被達芬奇公司要求出示相關鑒定報告,而鑒定報告的所需費用至今沒有明確由誰來承擔。“做鑒定會對傢具造成破壞”,胡永鑫認為現在從質量方面要求退貨不具備可操作性,“達芬奇公司所説的有質量問題可退換是句空話”。

  眼淚和辯解救不了達芬奇

  在央視曝光3天之後的7月13日,達芬奇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産地造假、材質造假、質量造假、運作手段造假……連《農民日報》記者都抱着極大的希望蜂擁而來,想聽聽達芬奇對央視這些曝光材料的解釋。然而,達芬奇不過是弄了一幫身份不明的洋人坐在&上照着稿子大念“頌詞”,總經理潘莊秀華更是在一把鼻涕一把淚中大講發家史,上演了一場鬧劇,抹着淚走人。
  達芬奇恐怕是被有錢人動輒幾十萬、幾百萬地給它扔錢慣壞了,分不清輕重、看不明是非。眼淚,只有真情實意才能動人,硬擠出來的眼淚,就算流成了河,也會使人想起鱷魚的醜態。辯解而沒有事實支撐,只會越辯越黑。
  達芬奇用自己的行為,打掉了人們在自己構建的銷售平台裏購買傢具的信譽。有過把大芯板當實木、把中國生産當美國貨、把保稅區“一日游”當原裝進口貨的“劣跡”,人們就不再相信達芬奇的誠實,不敢相信達芬奇送到家中的産品到底是不是被掉了包,不會相信達芬奇從此老老實實做人、正正規規做事兒。一個完全不能用事實去自圓其説的企業,一個連基本道德底線都不能恪守的企業,無論它耍出什麼花招,終將受人唾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達芬奇們的問題需要“權威裁決” 2011-08-05
該罵的不只是“達芬奇” 2011-08-05
達芬奇,強詞奪理為哪般? 2011-08-05
達芬奇發信指責媒體造謠否認偽造原産地證書 2011-08-04
達芬奇案最快本週起訴 或臨民事刑事雙重處罰 2011-08-03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