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潮中,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簡稱WLAN)因其技術優勢而受到電信運營商的青睞,“3G+WLAN”正成為移動互聯網標準的建網方案。
日前,記者採訪有關專家了解到,目前運營商推廣、建設無線局域網的技術設備主要基於Wi-Fi標準。這不僅在安全方面埋下隱患,也對我國自主研發的無線局域網標準WAPI形成擠壓,蠶食國內相關産業主導權。
産業規模預計達數百億元
今年以來,三大電信運營商相繼啟動大規模的無線局域網設備採購和建設部署,掀起建設無線局域網的熱潮。
這一熱潮掀起的背景是,隨着3G智能終端與運營商業務的快速發展,移動數據流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給3G網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數據傳輸壓力。由於大部分移動數據業務量主要是在家庭、商店、機場等環境産生,而無線局域網主要針對室內環境而設計,可以承受相當高的數據吞吐量,所以無線局域網恰恰能夠滿足室內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
這樣,3G網絡在室外區域為用戶提供廣覆蓋、高移動性、高服務質量的業務;無線局域網則在室內區域為用戶提供低成本、高吞吐的寬帶無線接入業務,為3G業務提供補充。“3G+WLAN”因此成為國內外運營商紛紛採用的、標準的移動互聯網建網方案。
今年5月10日,中國電信宣布啟動“無線中國”戰略,計劃到2012年在全國佈置100萬個Wi-Fi熱點。隨後,中國移動稱今年計劃投資100億元人民幣於Wi-Fi業務,在未來三年內將建成100萬個Wi-Fi熱點。而中國聯通宣布加大Wi-Fi建設力度,力爭年底覆蓋到四萬棟建築物,並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無線局域網設備招標。
目前無線局域網建設力度已超出預期,業內人士將2011年視為“WLAN元年”。相關機構預測,中國無線局域網整體投資規模將從2011年的100億元上升至2013年的400億元。
據了解,運營商目前所建設的無線局域網主要基於Wi-Fi技術標準。“Wi-Fi 現在是無線局域網的主流技術。它的産業鏈比較完整、芯片成本比較低、效率也比較高,在國際上應用得比較普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標準所網絡與信息安全中心主任魏亮説。
安全隱患不容小視
然而,運營商大規模建設無線局域網所使用的Wi-Fi技術,其安全性卻一直存在爭議。隨着無線局域網應用範圍的擴大,人們對Wi-Fi安全性的擔憂正在不斷地被證實。
今年1月份,一位來自德國科隆的計算機安全顧問Thomas Roth對媒體稱,他編寫了一款可以攻破Wi-Fi網絡的軟體。對於在Wi-Fi網絡上傳送的數據採用常用的加密口令,並不足以阻止入侵者攻破他們的網絡。
而一度在國內市場流行的蹭網卡,其實質也是利用Wi-Fi在安全上的漏洞而竊取用戶的上網賬號和密碼。互聯網上流傳着大量如何破解Wi-Fi的信息,在百度上搜索“Wi-Fi破解”,可以搜到高達2060000條相關信息,“Wi-Fi 密碼破解軟體”、“Wi-Fi密碼破解教程”等等隨處可見。業內人士&&,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無線局域網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容易破解的。
上網賬號被破解只是Wi-Fi安全問題的一個方面,用戶個人信息被洩露則是更具有危險性的安全問題。“用戶通過Wi-Fi傳輸的信息被記錄、被截獲、被監聽,諸如郵箱、銀行卡等網絡賬號密碼被盜取,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魏亮説。
國外媒體CNET近日報道,微軟在一個在線數據庫中記錄了大量Wi-Fi設備的MAC地址和位置,包括手機以及筆記本電腦地址在內的數據,因為沒有妥善保存而導致所有人均可訪問。隨後,微軟立即宣稱已限制Wi-Fi位置數據庫訪問。
而在去年5月份,谷歌公司承認在過去四年裏一直在利用“街景”(Street View)技術收集公共Wi-Fi網絡上的個人在線活動信息。因為這一問題,谷歌被澳大利亞、德國等多國政府調查。
目前常見的Wi-Fi安全技術主要有三種,即WEP、TKIP以及WPA2。這些技術都是通過加密手段,防止無線信號被人截取。
但業內人士稱,這三種安全機制雖屢經修補,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即使是現階段宣稱“最安全”的WPA2,本身仍存在“接入點(基站)缺乏獨立身份、接入點和後&網絡設備需安全通道支撐、協議設計不完備”等問題。
標準背後是産業話語權和主導權
有預計稱,未來80%的用戶將通過無線局域網上網,遠超有線互聯網或3G。運營商大規模推廣Wi-Fi技術,一方面導致終端用戶的信息安全可能難以得到保證;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國可能失去相關産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Wi-Fi不安全的根源在於標準上的缺陷,國際標準安全協議方面仍存在漏洞。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修改和完善不安全的標準。”WAPI聯盟副秘書長張璐璐認為:“我們應當系統性地糾正國際標準中安全缺陷、支持比IEEE 802.11i系列更安全的無線局域網技術成為國際標準,並使用戶在技術創新和發展中獲益。”
從産業發展的角度而言,技術標準是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必爭之地。因為要實現互聯互通,統一的標準非常重要。在標準之下往往部署有專利,如果自身技術路線能夠成為標準,將具有巨大的産業支配力。
業內人士指出,Wi-Fi相關核心技術專利掌握在以英特爾(Intel)公司為代表的國外IT業巨頭手中,而使用Wi-Fi相關技術的無線局域網,也意味着國內企業可能需要向這些掌握相關技術專利的巨頭繳納高昂的專利使用費,這也為我國建設無線局域網留下了知識産權方面的隱憂。“專利權掌握在別人手裏,即使現在説不交,到時讓你交的時候你還是得交。”一位專家對記者説。
業內人士稱,我國産業界應該充分認識到使自身研發技術成為標準的重要性。如果不投入精力研發完善自身技術,不掌握核心標準和技術,只能處於産業鏈的低端,永遠掙一點微薄的加工費。
電信專家黨梅梅説:“現在IT業很多底層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裏,這在我們電信行業也比較普遍。從根本上説,還是得靠國家支持産業的自主創新來解決問題。我們只能慢慢縮短跟國外的差距。”
[相關鏈結]
WLAN
WLAN(全稱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意為無線局域網)是計算機網絡與無線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産物,借助無線通信技術進行傳輸的計算機局域網。它可以提供傳統有線局域網的所有功能,同時能夠承受相當高的數據吞吐量,適合室內環境使用。
Wi-Fi
Wi-Fi(全稱Wireless Fidelity,意為無線相容認證)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無線局域網技術。但嚴格來説,Wi-Fi並不是某種技術或技術標準,而是一個標準及其産業化推進組織的名稱,這個名為Wi-Fi聯盟的組織由部分IT生産企業組成,共同推廣Wi-Fi系列産品。由於該組織所推行的IEEE 802.11系列標準已成為無線局域網的主流技術標準,不僅被無線局域網國際標準採納,也為産業界普遍應用,所以Wi-Fi不僅成為IEEE 802.11標準的別稱,通常也被默認為無線局域網技術的代稱。IEEE802.11系列標準的研發機構是“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IEEE)。
WAPI
WAPI(全稱W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意為無線局域網鑒別和保密基礎結構)是我國首個在計算機網絡通信領域具有自主創新知識産權的安全接入技術標準。它能有效阻止無線局域網不符合安全條件的設備進入網絡,也能避免用戶的終端設備訪問不符合安全條件的網絡,實現了“合法用戶訪問合法網絡”,同時實現了通信中的數據保密。中國在2003年頒佈的無線局域網GB 15629.11系列國家標準中,採用了WAPI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