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新興産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産業;是新興科技與新興産業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創新方向,也代表着産業發展方向,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
新能源鎖定四大産業
中國鋼企上半年多付三大礦山千億故宮瓷器受損26天知情不報降價潮逼國內成品油改革高清:華誼老總豪宅內部曝光老夫妻賬單揭秘國人為啥不養豬分析機構動向
捕捉黑馬暴漲玄機 剛剛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提出,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對推進産業結構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必須把突破一批支撐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優先任務。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産業領域,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攻關,為增強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核心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
充分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核心引領作用和高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推進創新成果的集成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産業和支柱性産業的步伐。
圍繞“十二五”科技規劃,國家高新區、産業基地以及相關高科技企業展開了深入探討。如何圍繞規劃中部署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開展下一步的工作,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成為相關各方關注的焦點。
高新區成為核心載體
國家高新區作為我國高新技術産業的集聚地,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已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核心載體。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已經成為各個國家高新區的主導産業。對於一直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為主要目標的國家高新區來説,新時期將肩負起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任。
“"十二五"科技規劃&&的時間非常及時,為高新區"十二五"期間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長沙高新區有關負責人&&,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長沙高新區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的重大戰略舉措。經過20多年的發展,長沙高新區在制度、政策和服務環境等方面為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主導産業集群。
無錫高新區有關負責人&&,“十二五”科技規劃為無錫高新區自身制定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注入了強心針。“十二五”期間,無錫高新區將以“十二五”科技規劃為指導,積極培育和發展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核心,以相關領域重大戰略新産品的研製和産業化為導向,以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相關領域龍頭企業和産品市場為目標,以政策、機制創新為動力,突出重點、及早布局,高效集成整合創新要素,在有基礎、有條件的領域率先突破,為無錫高新區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上,長沙高新區有關負責人建議,要以戰略眼光來看待戰略性新興産業,以戰略眼光來選擇戰略性新興産業,以強有力的戰略手段來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把改革完善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作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來引導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
軟體園邁向産業高端
“十二五”科技規劃部署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位列其中。規劃提出要推動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雲計算、物聯網、智能網絡終端、高性能計算的發展,實施新型顯示、國家寬帶網、雲計算等科技産業化工程。積極推進三網融合,加快網絡與信息安全技術創新,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着力發展集成電路、智慧城市、智慧工業、地理信息、軟體信息服務等相關技術,促進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北京軟體産業基地主任胡青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契機,對於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軟體産業是新型信息産業的核心與靈魂。目前,火炬軟體産業基地已經形成從技術研發、技術轉移、企業孵化到産業集聚、産業集群的一整套企業創新和産業培育體系,探索出了培育成長型企業和産業集群的有效模式。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中,軟體産業將成為其他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支撐,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胡青華&&,北京軟體産業基地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聚集了大批研發機構與企業,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活躍,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新一代移動通信領域,TD-SCDMA無線通信標準研製成功,成為以我國自主知識産權為主的第三代無線通信國際標準;在高端芯片領域,“龍芯”系列高性能處理器研製成功,實現了高性能處理器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在雲計算領域,如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軟體即服務(SaaS)3個層次匯集了北京市計算中心、神州泰嶽(300002)、中企開源等企業;在物聯網領域,北京擁有京儀、時代光電、崑崙海岸、清華同方、大唐電信(600198)、威訊紫晶等優秀企業,形成了傳感器、傳輸、數據處理等較為完整的基礎産業鏈。
下一步,北京軟體産業基地將重點在新一代移動通信、物聯網、空間信息、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開展共性技術研發,組織示範應用,推動北京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形成與發展。
大連軟體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葉鳴&&,走向産業鏈高端,實現自主創新發展是軟體園發展的必由之路。“十二五”科技規劃提出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軟體園指明了未來發展方向。
據葉鳴介紹,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細分産業領域,大連軟體園已經積累了一定基礎,今後將在4個方面推動大連軟體園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一是在發展的物理和虛擬空間上實現進一步拓展;二是將産業發展具備的條件和要求及時反饋給政府相關部門,為決策者制定相關産業扶持政策提供參考依據;三是協助政府建立面向新興技術的多層次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四是面向未來園區的轉型升級發展,引導現有相關企業的發展戰略更多地向戰略性新興産業靠攏,吸引一批具有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培育園區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齊魯軟體園有關負責人&&,以
“十二五”科技規劃為指引,下一步齊魯軟體園發展的重心在於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CIIIC)。“十二五”期間,齊魯軟體園將在對現有軟體與IT服務、集成電路、數字化裝備、網絡通信和信息服務五大産業進行升級改造的基礎上,打造CIIIC十大産業集群,即網絡通信産業集群、FRID産業集群、電力電子軟體産業集群、交通運輸軟體産業集群、城市應急系統産業集群、集成電路設計集群、高技術服務集群、離岸信息服務外包集群、計算機硬體産業集群、工業及汽車電子産業集群。到“十二五”末,CIIIC將發展成為基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産業重點突出、全面開花的國家大型ICT産業園區和基地。
企業躊躇滿志
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中處於重要地位。騰訊公司高層&&,“十二五”科技規劃提出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尤其是將下一代互聯網、雲計算等納入規劃當中,對於企業來説是一大利好。
騰訊公司高層&&,以自主創新知識産權打造核心競爭力是騰訊的戰略方向。截至目前,騰訊已申請的專利超過3000件,除3項外觀專利、7項實用新型專利外,發明專利所佔比例在99%以上。目前騰訊正致力於打造我國規模最大、最成功的開放平台,讓更多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可以在這一平台上取得成功。與此同時,騰訊的産業共贏基金已經擴容至100億元,將支持更多有潛力、創新型的創業者成長。
“導航與位置服務是繼互聯網、移動通信之後的第三大IT信息産業,涉及國家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物聯網、數字地球、節能減排、救災減災等領域發揮着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北京合眾思壯(002383)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曹紅傑&&,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中的地理信息領域,目前産業發展與國外基本同步,並掌握了相當一部分自主知識産權,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我國自主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導航與位置服務産業提供基礎設施和基礎數據。“十二五”科技規劃提出,大力開展先進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導航定位、深空探測等前沿技術研究,重點建立全球二氧化碳監測、遙感感知網、全球空間信息主動服務、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等重大技術系統,培育以授時、導航與位置服務為核心的空間信息産業,形成遙感信息、導航定位和移動通信衛星新興産業增長點。目前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進入關鍵時期,2011年10月將完成全面測試,具備向我國大部分地區提供初始服務的條件,2012年可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曹紅傑&&,隨着我國智能手機等多種多樣接入設備的迅速推廣,以及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人們對導航與位置服務的需求飛速提高,我國將成為全球導航與位置服務的應用大國。
在分析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之後,合眾思壯以“位置雲”技術為核心技術手段,聯合移動通信、數字地圖、計算機信息、互聯網等各行業領軍企業,整合資源搭建起“中國位置”服務平台,將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其他衛星導航(GNSS)的融合,促進GNSS與通信系統以及非GNSS手段的融合,實現在廣泛應用環境下的無縫導航,支撐導航與位置服務這一新興産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