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産業鏈啟動新産業周期
新興産業“十二五”規劃9月開始公布
2011-08-04   作者:記者 方家喜/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獲悉,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有關部委參與起草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總報告以及面向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七個《規劃》正陸續上報國務院,9月開始對外公布。根據規劃,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中四個定位為支柱産業,三個定位為先導産業。七大産業鏈將引領中國在未來十年進入一個新的産業周期。
  “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産業鏈將在未來幾年逐漸形成和完善,對我國經濟和新産業周期的形成産生積極效應。”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説,按照近幾年我國GDP發展速度及規模測算,預計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約4.3萬億元,2020年將達到11.4萬億元。為實現國務院提出的上述發展目標,預計戰略性新興産業在2011年至2015年間要實現24.1%的年均增速,2016至2020年要實現21.3%的年均增速。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規劃中,新能源規劃由國家能源局牽頭;節能環保規劃由發改委環資司牽頭;新材料與生物制藥規劃由發改委高新司牽頭;新能源汽車和高端裝備製造規劃由工信部牽頭;新一代信息技術由工信部與發改委共同制定。科技部等有關部委也參與了規劃制定。
  “目前有關部委已將各自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內容匯總到發改委,由於總報告的制訂工作仍未結束,所以總報告和七個規劃公布的時間會在今年9月份。”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獨家透露。
  工信部有關人士最近&&,從新興産業所處發展階段和推進層次來看,預計到2020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産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産業。
  記者從有關“十二五”規劃意見稿中看到,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産業鏈規劃完整、清晰,共有45個細分産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十二五”規劃》點出了一條長長的産業鏈,包括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智能終端、三網融合、物聯網、雲計算、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和高端軟體及服務器。
  參與規劃起草的工信部有關人士&&,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點子行業中,新型平板顯示産業從上游的材料、設備,到下游的電視、筆記本、手機、顯示屏等市場空間巨大。手機觸摸屏滲透率猛增,iPad風靡全球,iPad-LIKE平板電腦即將推出,時時處處都能感觸到這個行業如火如荼的前景。
  《節能環保産業發展規劃》提出,工業和建築是我國目前能耗最為集中的兩個領域,工業節能和建築節能顯得非常重要。環保行業屬於公用事業,政府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是核心推動力。“十二五”期間,我國環保投資額預計達3.1萬億元,環保産值有望超過2萬億元。
  據透露,規劃中的節能環保産業鏈條涵蓋六大重點領域。“十二五”期間,全國新增污水配套管網建設能力20萬噸,新增污水處理規模9000萬噸,升級改造污水處理規模5000萬噸;新增污泥日處理能力4.7萬噸;新增垃圾填埋日處理能力25萬噸,新增垃圾焚燒日處理能力15萬噸;新增燃煤電廠脫硝設施1.8億千瓦;開展重金屬污染治理示範試點;支持建設一批清潔生産示範工程。
  “‘十二五’規劃建議從製造業升級和新興産業兩個角度談及高端裝備製造,這意味着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偉大轉變。”周子學&&。記者注意到,《規劃》明確了未來高端裝備製造的五大重點領域,包括航空裝備、衛星製造與應用、高鐵及城市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和智能製造裝備。
  據透露,《生物産業“十二五”規劃》指出,未來生物産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生物服務外包五大方面。據業內專家介紹,關於生物醫藥方面的發展,未來五年將主要強調用於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術藥物、新型疫苗、診斷試劑、化學藥物等創新型藥物品種。“到2015年,百強新藥企業銷售收入佔全行業銷售總收入的50%;到2020年,5家企業進入世界醫藥百強。”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産業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王昌林&&。
  根據《“十二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的風能、核能、太陽能等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1.5億千瓦、8000萬千瓦和2000萬千瓦。這將為相關行業的設備和施工商帶來巨大商機。
  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諮詢部主任唐見茂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根據有關規劃,新材料的應用幾乎可以滲透到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也是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奠基石。醫用、環保、電子信息、建築、化工等領域的新材料需求空間不可想象。”資料顯示,“十二五”規劃為新材料行業發展確定了五大方向,細分應用領域達到12個以上,涉及上市公司近百家。
  據工信部的相關資料,在新能源汽車的産業鏈條上,有電池、充電站、整車生産等。國信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新興産業的概念提出後,最先炒熱且炒得最火的是新能源汽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新興産業國際化發展指導意見將發布 2011-07-29
新興産業也要“接地氣” 2011-07-27
戰略性新興産業引領“中國製造”轉型 2011-07-08
商務部:引導外資投向戰略性新興産業 2011-06-20
戰略性新興産業“十二五”規劃仍在完善 2011-06-0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