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3理財産品巨虧 目前最多虧33.62%
2011-08-03   作者:朱麗華  來源:深圳商報
 
【字號

    平安銀行8月1日在網站披露,該行三款基金優選系列人民幣理財計劃凈值,到7月31日分別為0.6995元、0.6638元、0.7745元。這意味着,上述理財産品分別虧損了30.05%、33.62%、22.55%。
  深圳一銀行理財業內人士對記者稱,平安銀行這三款産品因投資對象涉及證券市場,才會出現如此大的跌幅。深圳商報記者獲悉,平安銀行發行的這三款産品其實早已到期,由於虧損過大,銀行對産品實行展期(延期)處理。不過,目前看來産品運行仍然不佳。

  發行時稱收益率可達25%

  8月1日,平安銀行在其網站發布公告稱,該行基金優選系列人民幣理財計劃(FOF)凈值為:到2011年7月31日,盈豐0708基金優選人民幣理財計劃理財單位凈值0.6995,累計收益率-30.05%。盈豐0712基金優選人民幣理財計劃理財單位凈值0.6638,累計收益率-33.62%。安盈0808基金優選人民幣理財計劃理財單位凈值0.7745,累計收益率-22.55%。
  公告還稱,盈豐理財0708、盈豐理財0712、安盈理財0808將於2011年8月17、18、19日開放贖回,贖回價格為2011年8月19日各産品理財單位凈值。
  據了解,平安銀行這三款産品,有兩款是2007年發行,一款為2008年初發行,其投資對象為平安步步高基金優選集合信託計劃,該信託計劃的受託人為平安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管理人為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深圳商報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平安銀行在2007年發行盈豐理財0708基金優選時,其産品説明稱,該産品投資範圍為國內依法公開發行的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現金類資産,現金類資産包括新股申購、銀行存款、國債回購等經委託人認可的其他投資。其中,證券投資基金佔投資總額的0%~80%,新股申購等現金類資産佔投資總額的20%~100%。
  在收益方面其産品説明稱,“本理財計劃以基金投資為主,預期年收益率有望達到6%~25%(上不封頂)。”此外,産品説明還強調,“根據産品的資産配置,以平安證券管理的基金帳戶近4年的歷史數據進行測算,本計劃持有二年的年化收益率大於10%的概率為90.29%。”

  大幅虧損不得不連續展期

  面對如此大的虧損,記者了解到,平安銀行當時為此給出兩種方案,一是為到期止損的客戶提供一款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二是讓客戶簽署協議,理財産品自2009年9月19日起自動展期一年。隨後,其餘兩款産品也分別在2009年9月和2010年3月展期。不過一年過去,到2010年9月,上述三款産品仍然虧損幅度在30%左右。隨後,平安銀行再次分別對這些産品給出了展期的選擇。
  目前看來,經歷了兩次展期的理財産品,運行仍然不佳,凈值變化不大,三款産品中虧損最大的達到33.62%。“盈豐0708”將在今年9月18日再度到期,面對目前虧損超30%的該款理財産品,不知平安銀行是否還會繼續展期。

  主要原因是&&證券市場

  “在2007年股市特別熱時,不少銀行為了拼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推出這一類投資資本市場的産品,當時稱為‘基金裏的基金’。2008年股市大幅回調,銀行推出的這類理財産品都出現或多或少的虧損。現在看來,相比之下平安的這三款産品虧損幅度還是最大的。”深圳一銀行理財業務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
  記者查閱了多家銀行發行的該類産品了解到,這類産品除個別銀行沒有出現之外,大部分銀行發行的幾乎都是虧損,如交行的一款産品一年就虧損10%。
  上述理財業務負責人稱,現在大部分銀行吸取教訓,推出的理財産品以固定收益類為主。銀行對證券市場投資經驗不多,推出投資證券市場的銀行理財産品越來越少了。不過,這類産品門檻一般相對較高,有的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銀行會同投資者説明,這是市場中的投資機構管理産品,而非銀行管理,銀行僅僅是第三方消費機構。

  相關新聞:上周到期的理財産品多數未公布實際收益

  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上周(7月24日~7月30日)共有488款銀行理財産品到期。不過,有85款到期産品公布了實際年化收益率,其餘大部分産品未公布。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已公布實際年化收益率的有85款到期産品,其中,實際年化收益率0%~2%(含)的産品有4款,佔比0.82%;實際年化收益率2%~3%(含)的産品有4款,佔比0.82%;實際年化收益率3%~5%(含)的産品有57款,佔比11.68%;實際年化收益率5%~8%(含)的産品有20款,佔比4.10%;無實際年化收益率8%以上的産品。未公布實際年化收益率的到期産品有403款,佔比82.58%。
  按收益類型看,到期産品中非保本型産品比重仍最大,佔比64.55%;保本浮動型佔比19.67%;保本固定型佔比15.78%。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原油暴跌 平安銀行挂鉤産品收益難保 2011-05-17
平安股東大會高票通過平安銀行深發展整合方案 2010-11-02
深發展將吸收合併平安銀行 2010-09-02
平安銀行:開始清理個人網銀用戶 2009-11-27
平安銀行將發30億次級債 2009-06-2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