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網民議美債:規避外儲風險應推進匯率市場化
2011-08-03   作者:記者 陳偉/整理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美國債務談判終現轉機。美國東部時間8月1日晚間消息,美國眾議院通過兩黨領袖達成的債務上限協議,同意提高政府債務上限2.1萬億美元,以解除迫在眉睫的違約風險。不過,有關協議仍有待參議院最後投票批准。
  有網民認為,雖然此次美債談判未造成危機,但美債違約的風險仍揮之不去。在坐擁鉅額外匯儲備且缺乏投資渠道的前提下,中國增持美債恐難避免。一條有效的對策是,減少外匯儲備並“藏匯於民”,更關鍵的是推進匯率的市場化改革。

  中國被美債“鬧劇”驚出一身冷汗

  有網民認為,對中國來説,由於持有1.16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且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美國發生債務違約的後果是最難承受的,儘管此番警報解除,但仍然驚出一身冷汗。
  大洋網網民張國慶説,看上去美債危機暫時解除,但美元外匯儲備的資産風險卻進一步放大了,而美債“無風險資産”的理念也已過時,這意味着,包括中國在內的債權國,需要尋找新的避險品種,但在歐債危機加重,日本經濟低迷不振的情況下,找到比美債安全級別更高的投資品種並不容易。
  他提出,兩黨妥協之後,大幅削減開支將會導致美國發展資金極度緊缺,失業率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這很有可能促使美聯儲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如果是這樣的話,新興經濟體包括中國將遭遇新一輪通脹壓力,不僅輸入型通脹將會拍馬趕到,而且全球大宗商品炒作將會再掀高潮,這對於中國的企業經營無異於雪上加霜。對此,中國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面對“美元陷阱”進退兩難

  有分析稱,投資人已經開始緊張評判美債後的危機形勢,特別是作為最大債主的中國,更要密切的關注認真謀劃,如何應對美債後危機時期的到來。後美債危機的可能性有,美國開動美元印鈔機,繼續增加美元流動性,推高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
  和訊網網友高德勝説,長遠看,美元貶值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我國外匯儲備的安全性面臨巨大風險。仔細審視中國面臨的對外金融形勢,實際上我們已落入一個進退兩難的“美元陷阱”。在中國鉅額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持續增長且不斷累積的形勢下,無論是主動調整還是被迫調整,人民幣匯率升值不可避免。
  新浪網網友呂寧思認為,無論中國未來決定增持或者減持美債,都面臨維持國家資産安全的雙面難題。中國仍會繼續擔任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者的角色,但這樣一來,由於美國債務問題會隨着時間推移,越來越嚴重,由於難以找到脫身的捷徑,那麼債主呢,也就會陷入寢食不安的噩夢當中。

  推進匯率市場化改革

  有觀點認為,藏匯於民是市場經濟的必經之路,改革基礎貨幣與資本項下可兌換是改革繞不過去的門檻,其實質是推進匯率的市場化改革。
  許小年通過微博説:“我們國家日益膨脹的外匯儲備根本就不是財富的象徵,這個外匯儲備超過了一定程度之後,它越大,就説明我們國家經濟結構失衡越嚴重,不是好事兒。所以在談外匯儲備的時候,首要問題是如何縮小繼續膨脹的外匯儲備,第二才是外匯儲備如何保值。”
  新華網網友何志成説,過去那種外匯儲備完全集中於國家管理、並只能買歐美國債的模式,以及“走出去”主要靠國企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未來必須讓民營企業更多地走出去,讓國民也走出去。因此,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最重要部分是“藏富於民”,是發展民營經濟,讓勞動者比國家富得更快些,讓更多的“人”(包括法人)成為外匯資産的持有者和投資者。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美債談判峰迴路轉 美元或現修復 2011-08-02
美債危機兩個月 QDII基金浮虧逾12億 2011-08-02
借新還舊不可能根治美債危機 2011-08-02
“茍延”之舉難治美債沉疴 2011-08-02
吉拉德&&澳大利亞能應對美債危機衝擊 2011-08-0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