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電視迎來期待已久的春天
2011-08-02   作者:實習生 牛嬋/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中國彩電業的面板之困有望徹底終結。
  在國際金融危機以及日本大地震引發全球面板供應不穩的背景下,以長虹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正立足自主創新,在面板領域實現集中突破。隨着多條高世代面板生産線的建設,特別是長虹PDP生産線實現規模量産,中國彩電業已經鋪就了一條自主造屏之路。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以長虹為代表的中國彩電企業已經形成了覆蓋PDP、LCD、OLED的全産業鏈面板布局,這對中國彩電業擺脫“缺芯少屏”的尷尬境地將起到關鍵推動作用,中國將就此告別“恐日懼韓”時代。

  等離子電視迎來春天

  從全球彩電業發展趨勢來看,液晶電視的市場的份額在很長一段時期遙遙領先於等離子,進入2010年以後,等離子市場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春天。
  根據奧維諮詢2011年1月至5月份匯總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等離子電視銷量大約為100萬台,同比上升30.3%,佔市場比重5.9%,比去年同期增長1.4%,而同期液晶同比增長只有6.6%。業內有關專家&&,等離子電視的快速發展從根本上講是中國彩電業的大力推動,特別是長虹。據了解,目前長虹42寸以上高清、全高清3D等離子顯示屏全面量産,綜合良品率超過92%,單日良品率超過95%,與三星、松下等實現同等水平。
  事實上,在相對完整的産業鏈支撐下,等離子電視正憑藉成本優勢展開市場反攻。據了解,目前相同尺寸和配置的等離子電視成本要比液晶電視成本低近10%。隨着長虹等離子面板全面穩定量産,等離子電視相對液晶電視的價格優勢將更加明顯。
  家電産業問題專家羅清啟認為,由於長虹等離子屏生産線打破了日韓企業壟斷顯示屏的歷史,平板電視有可能像上世紀90年代大屏幕彩電一樣,一次降價20%至30%,這將推動等離子電視進入市場普及的快車道。
  而當前蓬勃發展的3D也為等離子電視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由於發光原理不同,等離子具有自發光、色域更廣、色彩更真實自然、細節層次更強、動態清晰度更高、柔和護眼等優勢,這與3D效果配合將更具優勢,所以等離子電視在3D時代的發展空間將更廣闊。加上等離子電視在顯示尺寸方面比液晶電視更有優勢,因此3D顯示技術與等離子電視的融合被認為是當前全球市場最完美的終端視頻解決方案。

  長虹謀全球話語權

  隨着消費者對家電産品智能化、網絡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嵌入式軟體、核心芯片正日益成為消費電子産業鏈條上的又一“金礦”,而長虹在這一領域的布局也堪稱業內典範。
  據了解,作為智能化技術與內容服務提供者,2004年以來,長虹傾力於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軟體設計、工程技術、變頻技術、可靠性技術、工業設計等六大核心基礎能力建設,構建起了智能&&、智能應用、智能操控三大體系:建立了統一的多元化開放式智能操作系統,實現人機交互;建立了內容服務和軟體服務運營商店,通過軟硬體的系統升級,實現差異化的增值服務;通過體感應用、多屏互動等實現智能操控。
  長虹公司總經理劉體斌曾強調,電視不僅是一張屏,更是用戶個性化體驗應用。為此,長虹確定面向未來的智能戰略思考,即以終端+服務為突破口,打造智能終端生態産業鏈,並積極參與由終端、運營服務、芯片和軟體、內容以及消費者共同構成的智能産業生態圈建設。
  為此,一方面,長虹整合內外資源,打造內容和服務&&,強化智能技術應用,在終端尋求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比如,2009年,利用歡網&&升級智能電視進行內容&&,建立起長寬泛的信息內容支持;2010年,憑藉“智能技術軒轅軟體&&”、智能電視驅動芯片以及SOC智能芯片等自主研發成果,於2010年3月推出3D多屏智能電視,率先在國內實現三屏互動。另一方面,在智能終端生態産業鏈上,長虹整合了公司內部研發、渠道、産品、服務、信息等內部資源,協同外部資源,積極參與智能産業生態圈建設。最近,長虹與國家廣電、電信、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構建運營聯盟,並與華數集團聯合成立華數視聯等內容供應商産業聯盟,長虹未來新型的商業模式初見端倪。
  長虹由此成為全球少數幾個能為消費者提供一攬子智能生活解決方案的企業,而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正是改變當前全球家電産業格局的關鍵變量。

  彩電業面板尷尬不再

  對於中國彩電業來説,由於不掌握面板資源的核心技術,中國彩電業無奈地陷入了“缺芯少屏”的尷尬境地,“恐日懼韓”的癥結也由此發端。更為嚴重的是,跨國企業能夠熟稔中國彩電企業的面板採購量與成本區間,他們可以通過屏資源以及彩電整機價格的雙向調控鉗制中國彩電業的發展:一方面,通過屏資源控制中國彩電産業的發展節奏,並利用面板價格的反復調整使中國企業背上成本包袱;另一方面,利用整機價格的波動擠壓中國彩電企業,借助面板資源的盈利可以對衝彩電整機産品低利潤,這正是此前全球市場上外資彩電價格持續下跌的根源所在。
  因而,要擺脫國外企業的産業鉗制,中國彩電業首要的就是解決産業核心資源——面板的缺失難題,通過提升自身技術實力謀求全球産業話語權。從目前産業布局看來,長虹已經走在了所有國內企業的前列。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曾經公開&&,如果長虹做不了屏,就不如放棄電視業務,這充分顯示出長虹突破“屏”頸的決心。
  早在2006年長虹就意識到,如果不能建立完整的産業生態鏈並掌握核心技術,中國彩電業在平板電視時代將徹底走向邊緣化。為此長虹斥鉅資控股韓國等離子屏鼻祖歐麗安公司(ORION PDP),正式進軍等離子屏製造領域,從而突破了日韓企業對中國彩電業的面板限制。隨後,長虹又與台灣面板巨頭友達共同進軍液晶模組製造領域,形成了完整的LCD産業鏈。而從2007年起,長虹已開始布局下一代顯示屏OLED,並設立了國家唯一的“OLED工藝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目前OLED生産線已實現規模量産。
  從PDP到LCD再到OLED,長虹在平板顯示領域的戰略布局已經初具雛形,覆蓋PDP、LCD、OLED的全産業布局也成為中國彩電業抵禦外資的最有效“防波堤”,中國彩電業或將由此擺脫“恐日懼韓”的尷尬。
  當然,中國彩電業面臨的産業難題不僅僅是建設幾條高世代面板生産線就能解決的,如何構建保證産業持續發展的創新&&才是解決産業問題的真正出路。在以長虹為代表的企業努力下,中國彩電業在自有面板資源以及具備競爭力的生産要素優勢支撐下,有望掀起新一輪的全球産業攻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日本松下電器推出全球最大等離子電視面板 2008-01-10
超大屏幕全高清等離子電視 2007-11-14
日本先鋒公司日前推出新款等離子電視機 2007-08-16
銀川:等離子電視對同尺寸液晶電視産生衝擊 2007-08-09
我國等離子電視廠商尋求産業突破 2007-07-31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