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電價“落地”開啟國內光伏市場
專家建議分區域設定電價
2011-08-02   作者:記者 施智梁 韓瑩 實習記者 王璐/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光伏上網電價這只靴子終於落地。
  8月1日,發改委發布通知,制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發電標杆上網電價,根據通知:2011年7月1日以前核準建設、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産的、發改委尚未核定價格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上網電價統一核定為每千瓦時1.15元(含稅,同下);2011年7月1日及以後核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準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産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餘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此前,國內光伏市場遲遲未大規模啟動的主要原因就是光伏發電沒有定價上網,而只是採取“一事一議”的招標方式,比如國家近兩年舉行的特許權招標即由政府發布,通過對特定的一個或一組光伏項目進行公開招標來確定發電項目的開發者。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光伏生産大國,但90%以上的産能釋放需要依靠出口,上網電價的確定正是開啟國內光伏市場大門的鑰匙。
  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所長沈文忠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光伏産業上網電價政策成為近年來制約産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政策的糾結之處在於未能制定合理的上網電價。
  記者了解到,政府一直在斟酌一個平衡電網企業和發電企業盈利的合理上網電價。“上網電價定低了,影響光伏業主的積極性;定價高了,大量企業涌入,造成巨大的財政補貼壓力,還不利於光伏電量被電網接納。”一位參加了近兩年特許權招標的江蘇光伏生産商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
  對於國家斟酌多年的光伏上網電價是否達到了平衡多方利益的目的,東西部的企業感受不一,專家認為鋻於東西部太陽能資源分佈不同,應借鑒風電模式分區域設定上網電價。
  保利協鑫投資者關係部經理汪滿健認為,上網電價政策的&&比此前&&的多項光伏政策更具有實質性意義,有利於國內光伏産業快速發展,對相關上市公司形成長期利好,“從價格上來説,對西部省市的西藏、青海等地來説,1.15元/度的價格對於企業還是有盈利空間的,因為這些省市光照時間長,有利於當地吸引更多投資。此外,對於産業鏈較完善的光伏企業來説也受益頗多。”
  但對在東部設廠的企業來説頗有點難以承受之感,江蘇一家民營光伏業主總工程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考慮到東部的土地價格和日照時間等因素,1.15元/度的價格在10年之內根本難以盈利。當被問及為何不在西部設廠,該總工&&根本無法和五大發電集團在西部競爭。“央企有良好的政府關係和規模效應,在之前的幾次特許權招標中已經可以看出央企不惜虧本在西部拿地和項目。”
  沈文忠&&,由於上海等華東地區的日照強度較低,1.15元/度不能滿足光伏企業的盈利要求,更別説1元/度的價格了。
  沈文忠認為從全國總體來説價格制定得較為合理,此舉可令行業變得有價可循,有利於光伏行業發展,而且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基準電價更靈活地制定補貼政策。“但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此政策&&後還需要電網部門確保能夠實現全部發電上網,不然都是空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電價機制要透明合理 2011-07-06
發改委:嚴禁自行&&優惠電價措施 2011-06-24
發改委:嚴禁各地擅自&&優惠電價 2011-06-24
“十二五”火電脫硝電價補貼或為每度1.2分 2011-06-20
黔源電力電價每千瓦時提高0.3分 2011-06-16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