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高鐵概念股強震令重倉持股的公募基金損失慘重,59只重倉高鐵板塊個股的基金受到牽連。不少基金公司都在事發後緊急召開了投資會,近期應該都會選擇回避該板塊。
多家基金遭重創
數據顯示,共有59只基金二季度重倉持有高鐵概念股,短短2個交易日內,浮虧已達5.78億元。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目前的高鐵概念股中,共有包括中國北車、中國南車、博深工具、大冶特鋼、時代新材、世紀瑞爾、遠望谷等共計13只股票在二季度末為基金重倉持有。而重倉持有這些高鐵概念股票的基金只數則共計達到了59只。
其中,重倉持有中國南車的基金數量達到了12只,持股總數達到了2.16億股,持股總市值則達到了15.4億元;重倉持有中國北車的基金數量達到了15只,持股總數達到了1.82億股,持股總市值則達到了12.2億元。
WIND數據顯示,由於重倉高鐵相關概念股,59只基金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的浮動虧損已經達到了5.78億元。其中,工銀瑞信核心成長、長城品牌優選、泰達宏利效率優選、基金開元[1.05 0.19%]和華泰柏瑞積極成長在短短兩個交易日中的浮虧就已經分別達到了6162.95萬元、5214.06萬元、4309.27萬元、3486.21萬元和2089.94萬元。而上半年奪冠的南方隆元産業主題則“受傷”最重,其持有的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在短短兩日內分別虧損了4936.69萬元和7099.23萬元,合計虧損達到了1.2億元。
工銀瑞信核心成長成為了最“倒楣”的基金,二季報顯示,該基金二季度增持了3579.46萬股同方股份,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同方股份大跌7.82%,工銀瑞信核心成長的賬面浮虧就達到了6162.95萬元。
而從基金管理公司來看,除了南方基金外,華安、長城、申萬菱信等“受傷”也頗為嚴重。
基金暫時回避高鐵
隨着今年緊縮政策的持續,特別是劉志軍案件的影響,一些個股出現業績未達預期,基金分歧開始顯現,部分基金開始對高鐵概念股減持。即便如此,一季度末,基金仍持有大量高鐵概念股。從已經披露的基金二季報數據來看,二季度基金普遍增持了高鐵概念股。
深圳一基金公司投資總監&&,由於前幾年中國高鐵投資發展迅速,並且未來幾年增長較為明確,在目前全球經濟都沒有方向的時期,高鐵自然成為了不錯的投資標的。很多基金公司都在這個行業上進行了超配。不過“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