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4萬億地方政府債務數據錯誤 風險可控
2011-07-12   作者: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字號
  問:有人推測説地方政府融資&&貸款為14萬億元,是否有那麼多?對這些貸款的風險你們怎麼看?
  答:有人推測地方政府融資&&貸款14萬億元,其推測方法和結論都是錯誤的。
  《2010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發布後,6月3日,有媒體人士根據該報告中提到的“各地區政府融資&&貸款佔當地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基本不超過30%”,簡單的以去年底全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47萬億乘以30%,推算出&&貸款總量為14萬億左右,這種測算方法和結論都是錯誤的。各地區政府融資&&貸款佔當地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的比例有高有低,有的省遠遠低於30%,即使最高的比例也未超過30%,因此,不能用30%來作為全國的比例;而且當地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匯總數不等於全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數,前者不包括全國性商業銀行總行等部門直接發放的貸款,比全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數47萬億要小,因此,也不能用全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數作為當地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匯總數。此外,各地根據國務院要求已全面推進地方政府融資&&清理規範工作,&&貸款已有收縮,若還是以2010年末的有關數據來推算當前地方政府融資&&貸款總額,肯定是不準確的。
  針對這種錯誤的推算,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6月3日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就給予了澄清,並明確指出,“14萬億元貸款的算法明顯誇大,地方融資&&貸款風險是可控的”,多家媒體也對該專訪進行了轉載。近日,有的機構仍然沿用錯誤數據,並以此為依據對有關問題進行評估,已經違背了專業機構應有的嚴謹。
  關於地方政府融資&&貸款的風險,我們認為,總體是可控的。
  地方政府融資&&資金主要投向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近年來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相當部分項目能夠産生穩定和充足的現金流收入,完全可以覆蓋債務本息,部分項目建設和周邊、沿線産業開發相結合,綜合收益也可滿足債務償還需求,這些項目都是具有自償性的,只有少部分項目現金流不足以覆蓋債務本息,需要財政予以支持。
  從上市銀行的信息看,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很多是上市公司,這些銀行定期發布的財務報告均是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從這些報告披露的數據信息看,銀行不良貸款比例是很低的。商業銀行也很注重對貸款質量和風險加強管控。
  從宏觀層面看,地方政府融資&&債務資金的使用不僅具有經濟效應,還有社會效應和生態效應等。這些項目的建設大大彌補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不足、有力地助推了城鎮化發展步伐,有利於産業集聚並推動服務業的發展,改善投資和消費環境,對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經濟發展潛力具有重要意義。且近年來中國財政收入增長很快,總債務負擔不是很重。總體上看,地方政府&&貸款風險是可控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央行加息衝擊樓市 或迎新一輪洗牌 2011-07-08
市場預測歐洲央行將加息 2011-07-06
央行正回購220億元 資金面壓力猶存 2011-07-06
瑞典央行加息25個基點 2011-07-06
澳大利亞央行或維持利率不變 2011-07-05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