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二五”規劃中把工業設計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到北京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設計之都”,工業設計的紅火正在帶動相關産業地産的新一輪開發熱潮。
7月7日,由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北京大興經濟開發區主辦的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新聞發布會暨北京CDD創意港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據悉,於今年初揭牌的“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預計到2015年將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以上。而被正式授牌為“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總部暨設計成果交易展示園區”的北京CDD創意港,則是“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中首個正式啟動的園區。”
其實,在2010年底,當北京釋放出申辦設計之都的消息後,首創置業就聯手順義區推出了以工業設計為主的一個産業地産項目。分析人士對此&&,對地産開發企業來説,以工商業地産、寫字樓和經濟園區地産為主要開發對象的産業地産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不過,在國家一系列政策引導下,近兩年來工業設計異軍突起,成為産業地産開發的“絕對主力”。
北京設計服務年收入超800億元
現在公認的工業設計範疇主要包括了産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三大類。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形象地介紹説:“從廣義來説,我們身邊處處都是工業設計,小到一枚曲別針、大到一棟樓房,都屬於工業設計的範疇。”陳冬亮&&,工業設計已經成為國際製造業競爭的源泉和核心動力之一。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日趨深入、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將首先取決於産品的設計研發能力。
工業設計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將工業設計作為實現産業技術創新、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而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還聯合頒佈了《關於促進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指導意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北京市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設計之都”,使北京的工業設計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統計數字顯示,北京設計服務年收入已經超過800億元,已形成建築設計、規劃設計、産品設計、集成電路設計等優勢行業,出現了一批年銷售收入過億的龍頭設計企業。西城區、朝陽區、石景山區……工業設計成為北京各縣區的重點發展目標,DRC工業設計創意産業基地、751時尚設計廣場等一批産業集聚區不斷壯大發展。而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則是北京南城首個工業設計産業基地,其産業布局包括亦莊設計示範區、西紅門展示交易設計園、工程諮詢設計園、博洛尼都市工業設計園、大興經濟開發區新媒體園及北普陀設計總部園等“一區五園”,北京CDD創意港就是其中的西紅門展示交易設計園。
“北京CDD創意港的啟動,表明北京南城工業設計産業的布局已經全面展開。”北京大興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他介紹,到2015年,中國(大興)工業設計産業基地預計將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以上,實現GDP150億元,稅收達到30億元以上。並將形成高端化、國際化、融合化的産業集群,成為國際化、專業化的國家級工業設計示範園區。
中小企業辦公需求成市場短板
一系列政策利好表明,工業設計正在成為中小企業轉型的重要陣地,這也成為一些開發企業涉及相關産業地産的切入點。
6月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共同主持首輪中德政府磋商。在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中明確指出,中方將設立20億歐元的專項資金貸款,支持兩國中小企業在工業設計、科技研發、文化及創意産業領域開展合作。
就在此次中德政府磋商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四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這次新標準細分了企業規模類型,將企業分為大、中、小、微型四種類型。根據通知規定,在工業設計行業,從業人員300人以下為中小微型企業,這也將成為今後政策扶持的重點。
相關統計顯示,目前北京擁有各類設計院所和設計公司2萬家,從業人員25萬人;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冬亮指出,“按照四部委的通知規定,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型企業。”
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大量的辦公需求。不過,一項市場調查表明,目前市場上缺乏專門針對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的辦公産品,很多中小工業設計企業都是零星散分佈於一些寫字樓甚至商住項目。北京春光集團營銷策劃中心總經理施寶成坦言,“中小企業辦公環境太過分散,沒有形成産業集聚效應,難以享受到産業政策的優惠,也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北京春光集團盛璽置業正是北京CDD創意港的項目開發方。該項目公開資料提出,其開發定位是向中小工業設計企業及個人提供創意産品孵化、交易、流通的平台,並形成最終的市場交易,實現工業設計創意産品的市場價值,形成良性循環的産業鏈模式。易而顯見,北京CDD創意港瞄準的正是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的辦公和發展需求。
根據北京CDD創意港的規劃,該項目將提供集研發中心、管理中心、展示中心、營銷中心、政策服務中心“五位一體”的孵化空間。“這樣的定位,比較符中小工業設計企業的發展訴求。”一位中小工業設計企業老總向記者&&。
在上述中小工業設計企業老總看來,除了項目本身規劃,周邊環境是否有利於整合工業設計上下游的産業鏈也十分重要。據了解,北京CDD創意港項目緊鄰未來的首都第二機場和宜家家居在亞洲規模最大、投資金額最高的旗艦店。施寶成向記者分析説,緊鄰首都第二機場,擁有臨空經濟圈的物流優勢;而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商業集團宜家家居以工業設計為核心,通過針對不同國家和區域設計研發差異化産品,成功實現了全球擴張。北京CDD創意港與宜家家居能共同産生産業集群效應,推動區域內工業設計産業鏈的協同發展。
工業設計或成産業地産新熱點
其實,不少地産企業早已開始布局産業地産,據記者了解,除了中糧地産因為有先天的優勢,在産業地産方面以來料加工等産業為主以外,富力、綠地、萬通、合生創展等地産企業開發産業地産,大多以倉儲物流、製造業企業廠房和商務綜合園區為主。“這些企業開發産業地産有兩個特點:一是都在北京有住宅或商業地産項目,有的企業總部在北京,但少在北京有産業地産項目;二是很難找到專門針對工業設計産業的項目。”一位産業地産資深人士分析説。
不過,他也向記者&&,今年3月份十二五規劃綱要&&後,對於工業設計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一些省市也&&了一系列專門針對工業設計産業的促進政策,全面布局工業設計産業,這對相關的産業地産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施寶成就向記者感慨,開發北京CDD創意港是北京春光集團盛璽置業難得的發展良機,是提升企業品牌,並將企業自身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的一次有益嘗試。不過他也坦言,以工業設計為主的産業地産,與開發倉儲物流和其他商務園完全不同,如果僅將其當作一個普通的産業地産項目,肯定難以獲得成功。”開發企業應該把項目本身就看作工業設計産業的一部分,有決心在工業設計産業方面走得更遠。比如舉辦設計競賽、研究産業鏈整合,甚至設立入駐企業成長基金。真正做到與入駐企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