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投資者需求強勁,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缺失國際信貸評級的現狀短期內將難以改變,但隨着這一市場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發行人或不得不尋求信用評級以增強債券吸引力。 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去年下半年以來發展快速,但市場急速膨脹的背後,也隱含了一些不足,較突出的問題就是絕大部分這種俗稱“點心債”的債券,均無主要國際評級機構的正式信貸評級。 鋻於目前點心債仍處於需求大於供應的狀況,信貸評級缺失這一問題短時間內將繼續存在。 眼下,由企業發行、沒有進行信貸評級的點心債已成為離岸人民幣債券一、二級市場交易的主要部分,僅有個別跨國公司或大藍籌等公司,包括新西蘭乳業巨頭恒天然、中華煤氣有限公司等,才擁有主要國際評級機構的正式評級。 中銀國際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雖然發行人未要求評級機構給出評級的原因很多,但相信背後的主要因素是目前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需求強勁,這使得投資者願意看淡信用風險,以換取潛在的人民幣升值。 不過,中銀國際認為,隨着點心債市場進一步發展和更多人民幣投資産品推出,投資者在投資點心債時將不斷加強對債券的信用考量權重,這一發展意味着投資者對沒有評級的債券會更加挑剔,屆時將有更多發債公司為債券發行取得正式評級,以吸引投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