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微軟在操作系統政府採購的份額佔到了90%以上。資料照片 |
伴隨着國家軟體正版化力度的加強,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的檢查整改工作也大致圓滿完成。據國家版權局消息,截至5月31日,全部國家中央國家機關按時、保質、全面完成軟體正版化檢查整改工作,其中採購國外軟體的比例達到了62%,是國産軟體的將近兩倍,而在採購金額上,國外軟體的金額甚至佔到了總採購金額的82%以上。
數據説明,儘管在政府採購中,國産軟體的數量有些提高,但與國外軟體相比,其劣勢依舊。這不禁讓人産生疑問:在政府採購中,為什麼國産軟體沒那麼吃香?原因何在?國産軟體的春天還有多遠?
政府採購偏愛國外軟體
去年年底的一則消息曾讓業內人沸騰,即國務院&&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體工作的通知》和《關於做好使用正版軟體專項檢查和集中採購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辦法。《通知》指出,各級政府機關應帶頭使用正版軟體。不久《關於做好使用正版軟體專項檢查和集中採購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辦法,要求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國家機關分別於2011年5月底前和10月底前完成軟體正版化專項檢查和整改工作。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場正版風暴將可能催生國産軟體的新商機。但結果顯然讓人有些失望。據國家版權局消息,截至5月31日,135家中央國家機關按時、保質、全面完成了軟體正版化的檢查整改工作,共採購正版軟體176763套(許可)、採購金額14091萬元,其中採購國産軟體66511套、採購金額2488萬元,採購國外軟體110252套、採購金額11603萬元。初步建立了軟體資産管理制度,並逐步形成軟體正版化工作長效機制。
記者算了一下,在國家機關軟體正版軟體採購中,國産軟體數量佔38%,而採購國外軟體的比例則佔據了62%,是國産軟體的將近兩倍,而在採購金額上,國外軟體的金額甚至佔到了總採購金額的82%以上,相比較而言,國産軟體的採購金額不到18%。這顯然距離業內人士之前預測的新商機還有些距離。
在政府採購中,國外軟體似乎一如既往的得到了政府採購人的青睞。據了解,政府採購的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辦公軟體和殺毒軟體三大類。有業內人士透露説,在政府採購的辦公軟體和殺毒軟體中,國産軟體佔據了還佔有一定的份額,但在操作系統中,微軟的份額甚至佔到90%以上。
為什麼政府採購如此偏愛國外軟體?“有國外軟體先入為主的原因。”中共中央直屬機關採購中心相關負責人對記者&&。
這個觀點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金山軟體公司市場經理彭雅麗説,之所以微軟等國外企業在政府採購中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是因為它在培育市場方面起步比較早,人們在使用時已經先入為主。同時,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從中學到大學的網絡教育考試多是基於微軟的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進行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人們的使用習慣。
而永中軟體公司的一位老總則&&,這與某些國外軟體的計謀有關。以微軟為例,他在打開中國市場的過程中,默許了盜版的存在,用大量的盜版培育市場,逐漸達到壟斷的局面。“目前有80%的用戶在使用盜版微軟,留給國內軟體業的空間非常小。”
但也有人不認同這個觀點。互聯網資深專家謝文認為,之所以國外軟體在政府採購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是因為中國政府部門的信息化、網絡化程度相對較低。同時,此次軟體正版化的政府採購,主要是通用軟體的使用,而國內生産的一些高級化的、專用性較強的軟體,則大都不在政府採購的範圍之內。
國內軟體問題在哪
儘管在政府採購中國內軟體份額不如國外軟體,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國內軟體是不是就一定比不上國外軟體呢?
“國內軟體和國外軟體在使用上差距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國內軟體甚至超過了國外軟體。”金山軟體公司某老總稱。他&&,儘管國外軟體如微軟在操作系統和辦公軟體上確實起步比國內早,並且在用戶習慣上有很大優勢,但從技術上來説,國內的辦公軟體與國外相比差距不大,同時國內軟體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價格:政府採購的微軟辦公軟體要比金山WPS辦公軟體貴上幾倍,而金山WPS的個人版已經全部免費,性價比則更高。同時他還&&,國內軟體具有國外軟體所沒有的本地化服務與個性化服務,可以根據不同用戶的不用需求進行專項定制和服務。
而永中軟體方面的人士也&&,從功能使用上來説,國內的軟體如永中office與微軟差距不大,基本的辦公需求都能滿足。
永中軟體與之前的永中科技關係密切。永中科技成立於2000年,曾經是國內軟體行業的翹楚,憑藉着永中Office軟體紅極一時。借助政府辦公軟體正版化的契機,永中科技在政府採購項目中頻頻中標。資料顯示,在2004年的政府採購中,永中科技中標21個省市,佔據該年度省級政府採購除微軟外的最高份額。在2005年度的地市級政府採購中又中標40余家,在數量上超過40%,在整個地級市採購中也超過微軟佔據國內第一的份額。然而,好景並未延續。隨着政府部門採購項目逐年減少,永中科技的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從2005年的2071萬元下降到2009年前三個季度200多萬元的銷售額。
永中科技的“倒掉”一時間輿論譁然,拋開企業自身的管理困境和利益紛爭,對其破産的原因也是眾説紛紜,有觀點認為,永中科技缺乏競爭力,當初的成功是政府扶持的結果,一旦沒有政府扶持,破産在所難免。也有人認為,政府就不應該對國産軟體給予財政等方面的特別支持。
對此,北京朗新天霽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蔣建軍&&,這在意料之中。永中office在運營模式上存在問題:産品多是依靠政府採購,企業的成長依賴於政府的扶持。而在現在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軟體企業的真正成長要經過市場大潮的洗禮,經過市場客戶的選擇和淘汰,逐步完善成長。另外,在創新上也不夠。業內人士&&,如今國內的軟體大都存在這種問題,創新能力不足,不管是辦公軟體還是操作系統,一直在追求“中國自主”的東西,但實際上做的都不是很成功。
另一方面,據永中軟體某高管&&,“我國軟體的本土化起步較晚,在人才儲備和技術儲備上也還比較薄弱。”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在今年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認為,客觀上説,與國外軟體相比,國內軟體産品還存在着一些技術上的差別,尤其在操作系統方面,和國外軟體相差甚遠,操作系統國産軟體的替代産品數量有限。
國家信息安全能否保證
除了自身存在的問題,政府採購偏愛國外軟體也是目前國産軟體呈現劣勢的原因之一。
中科院院士倪光南曾特別&&,切忌“軟體正版化”變成“軟體外國化”。他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説,我們政府在採購方面的做法太“大方”了,對國外軟體毫無保留地開放,為了短時的利益,大量採購國外軟體,讓微軟這樣的外國公司賺的盆滿缽滿,卻沒有注意保護國內軟體的利益。中國軟體業實際上是依託內需市場發展起來的,但我們並沒有用好,如果用好了,中國軟體業可能比現在好得多。
他&&,實際上如今部分國産軟體性能上並不比國外差,軟體正版化應該更多地針對國産軟體,特別是現在有的國産軟體已達到可替代進口軟體的水平,如CAD軟體等,應大大增強這類軟體正版化的力度。
這個觀點已經被相關部門並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版權管理司副司長王志成提醒説,國內各級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工作中一定要避免三個錯誤認識:正版化不是微軟化;正版化不是按照美國的利益進行正版化;正版化是根據國內的發展,維護軟體的版權秩序,但是更多要促進民族軟體産業的發展。
對於政府採購人來説,如何區分“國貨”現在還存有疑惑,“對於政府採購來説,不存在國內軟體和國外軟體的分類,”有採購人&&。在中國境內註冊的外資企業都享受國民待遇。同時,中國的政府採購對於外商投資企業和中資企業在中國生産的産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這是我國政府採購一貫倡導的原則。
大量採購國外軟體,國家信息安全的保障也成了很多業內人士的擔憂。
信息安全關係到國家的根本利益,工信部2011年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指出要“維護網絡與信息安全”。基於信息安全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我國政府採購對信息安全産品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自主可控的國産安全産品”是關注重點。
為此,相關部門採購負責人對記者&&,在政府採購國外軟體中,信息安全的隱患肯定是存在的。為此政府在採購時要經過嚴格的審查程序,並簽署相應的保密協議。而互聯網知名人士洪波也説,政府在採購軟體的時候,可以要求查看國外軟體的源代碼,從而提高政府對於國外軟體的分析和測評能力。國家也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在涉及信息安全部分要使用國內的密鑰,這些措施基本可以保證政府信息的安全性。
但能否做到真正的“自主可控的安全”?
有業內人士&&,國內軟體企業面臨着人才短缺、資本市場不完善、標準不統一等一系列問題,技術問題更長期遏制着産業的發展,芯片、操作系統、工具軟體等核心環節為國際廠商掌控的局面使得整個産業受制於人。在這樣的局面下,政府大量採購國外軟體無疑面臨着安全隱患。
2008年發生的“黑屏”事件給人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信息安全課:如果軟體不是自主可控的,要想保障信息安全只是一句空話。而有政府內部人士也告訴記者,不久前,在某地政府採購中,採購的國外軟體産品中就發現了大量的安全漏洞。
為此,倪光南院士曾強調説,在政府採購中,應當以杜絕“黑屏”隱患為契機,要求一切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重要信息系統,以自主可控的國産軟體、開源軟體替換國外軟體。否則的話,有關單位的主管應承擔責任。
“無論是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還是從節能角度考慮,國産軟體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的最佳選擇。”有業內人士説。
顯然,在國家政府機關和各地政府在新一輪正版軟體採購中,國産軟體正面臨新的契機。“國家機關的軟體正版工作,表明了政府支持國家軟體業發展的決心。”謝文説。
國産軟體的春天能否到來,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