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環保科技投資倍增社會資本亟待跟進
2011-07-04   作者:記者 梁嘉琳/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環保部6月28日公布《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該規劃稱,即便不包括地方配套、企業投入和國際合作資金,預計需要國家在環境保護科技領域投入經費約220億元,達到“十一五”投資預算60億元的3倍多。其中,重點領域科研業務費210億元,能力建設經費10億元。業內專家透露,高速增長的國家級環保投資將有助於確立“技術風向標”,從而為擁有較強自主研發能力的環境監測與水、大氣、固廢等污染處理的龍頭企業提供高估值預期。

  水污染處理投資額最高

  在“十二五”環保科技的投資額度中,水污染防治領域佔比最高,估值達50億元。規劃指出,自主研發水污染治理技術、水生態監測和飲用水凈化與輸送成套工藝與裝備。業內人士&&,水污染治理領域的技術龍頭,如擁有長期水務運營經驗的桑德環境、掌握自主過濾膜技術的碧水源、專長於煤化工和石化等工業廢水處理的萬邦達等,將獲得國家重點扶持,也可在“十二五”的技術國産化浪潮中搶佔市場先機。
  “十二五”期間,國家還將投入10億元,用於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中的環保産業。其中,包括依託“水專項”等國家重大專項的實施,建立産業化平台,提高設備國産化率,降低成本,形成市場競爭能力;以垃圾處理、脫硫脫硝、土壤修復、環境監測等為重點領域,研發一批重點技術和裝備;研發和示範一批新型環保材料、藥劑和環境友好型産品。
  對於隸屬生産性服務的環境服務業,規劃着重強調,以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為重點,探索和建立污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化、社會化機制與模式,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規劃還&&,要大力提升環境投融資、清潔生産審核、環境監測服務、綠色産品認證評估、技術諮詢和人才培訓等環境技術服務技術水平,發展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
  在日前舉行的環保産業發展與投融資交流會上,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劉宏武透露,“十二五”期間,將以六個方面的問題為重點進行投資和戰略布局,包括飲水安全、空氣污染、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農村生態整治和環保集成能力建設。
  招商證券環保産業分析師彭全剛&&,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等多個環節的綜合能力,將在“十二五”期間獲得大幅提升。他&&,隨着國內環保裝備製造業自主化率的提升,企業將能減少設備引進成本,佔據市場主動權。
  該規劃還提出,到“十二五”末,要研發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境污染物控制與生態保護關鍵技術,提出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與關鍵技術,同時引導和培育5家以上環保産學研聯盟,創新流域、區域污染治理機制,促進産學研用有機結合。

  社會投資亟待持續跟進

  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胥樹凡透露:“早在2008年,我國廣義的環保産業産值就達到8200億元,佔當年GDP的2.7%;現有環保企業3.5萬家,吸納就業300多萬人,形成了若干個具有比較優勢的環保産業集群,涌現出一批年産值超過10億元的現代化環保企業。”
  但胥樹凡&&,當前環保産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以企業為主體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不完善,産學研結合不夠緊密,技術開發投入不足,一些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部分關鍵設備依靠進口。
  作為環保産業的投資方,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副執行總裁李皓天也&&,當前大部分環保企業的基礎性研發投入比較少,在科技力量、實驗室條件等方面和發達國家確實有不小的差距,面對本土市場中跨國公司的衝擊,缺乏核心競爭力。
  胥樹凡指出,環保産業要突破自主創新瓶頸,需要進行五個方面的努力:第一,實施環境技術管理體系,推進環保工程標準化進程;第二,加強環保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增強環保産業持續創新能力;第三,強化環境技術評價,推進先進適用技術的示範推廣應用;第四,鼓勵環保産業聯盟和區域産業集群建設;第五,鼓勵企業的環保服務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曾指出,未來5年,中國的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倍以上。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則預測,“十一五”期間環保投資約為1.4萬億元,“十二五”期間這一投資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
  面對天量的資金需求和供給,多位業內人士指出,社會資本的後續跟進要比政府的“刺激計劃”管用。本次規劃即指出,通過環境管理制度與環保産業政策加強引導,建立企業參與環境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與産業化推廣的激勵機制,增強技術研發的實用性和示範性;引導企業加大環境科技投入,鼓勵企業自籌資金參與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科研項目。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逯元堂博士&&,在市場化的環保技術交易平台建立並完善之前,為緩解技術型環保企業融資難困境,可以走兩條路子。“一種是銀政合作,政府和銀行通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政府當‘裁判’,銀行當‘金主’;另一種路子,也是我們最近研究的,政府拿出專項資金參股一些貸款擔保機構,聯合成立擔保基金,為高新企業融資提供擔保。”
  長期以來,政府投資對撬動社會投資具有不可小覷的乘數效應。但面對貨幣政策趨緊大背景,李皓天建議把獲得環保部或各省環保廳認可的環保企業的授信額度“單獨拿出來”,從而不佔用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或者乘以一定的系數和其它産業的授信額度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積極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環保部"十二五"環保科技投入約220億 2011-06-29
熱烈慶祝江蘇維爾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 2011-03-16
三大環保科技工程夯實科技創新基礎 2009-06-29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