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一條隱秘利益鏈 一筆糊塗監管賬
2011-06-29   作者:《經濟參考報》記者組/采寫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記者千里追蹤暗訪到的事實令人震驚,更令人深思:這些運作十幾年、規模越滾越大的“地溝油”加工窩點為何能生生不息?甚至在國辦2010年頒佈了加強“地溝油”整治的意見後,其供、産、銷仍如此肆無忌憚?

  “哥們我黑道白道都有人!”

  作為一種非法勾當,“地溝油”利益鏈條上的每個人都有着天然的戒備心理,而且還逐漸具有了組織和暴力色彩,這使得“地溝油”非法生産的發現與取證都十分困難。
  記者曾到北京昌平區一家小型養豬戶暗訪。車還沒挺穩,聽到聲響的幾條狼狗就衝了出來,圍着汽車吼叫。記者隔着車窗大聲喊人,一位頭髮蓬亂的中年婦女直勾勾地盯着記者走了出來。
  “請問您這賣油嗎?我們收油。”記者説。
  “你們是哪兒的?”中年婦女一直不肯正面回答問題,只是不斷地用狐疑的眼光往記者的車裏張望。
  記者趕緊説出幾個圈裏人的名字,她的疑慮才有所降低,但仍含含糊糊地説,“這片的油都有人收了,十多年的老關係了。”
  即使是熟人介紹,初次見面時,對方也是高度警覺,一般要經過幾番試探,才會透露一些重要信息。
  另外,記者暗訪的大部分窩點以及泔水油中轉站,幾乎都有狼狗看門,很難接近。
  其次,暴力色彩濃厚。知情人告訴記者,很多在北京郊區“點野火”煉製“地溝油”的土作坊都有黑社會背景,即使他們夜夜“點野火”,而這種點過“野火”的土地連草都不長,周圍的村民也大都不敢過問。
  在一次與“地溝油”加工窩點的接頭人交談時,對方&&,“醜話説在前面,哥們我黑道白道都有人,不要跟我玩名堂!”類似這樣的各種威脅、各種試探,記者在採訪中多次遇到。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地溝油産業鏈具有一定的組織性。知情人説,這種違規生意沒有法律保護,想生存下來,做大做強,除了拼價格外,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人,壯大自身實力。這些人慢慢形成了“勢力”,有了“老大”。
  在北京,一家地下灌裝廠的負責人被圈內人稱為老大,只要説出他的名字,立刻就會得到對方的禮遇。他的灌裝廠什麼牌子的桶裝食用油都能做,而且都是有防偽的廠家真桶,每天送往北京一些超市和商店,日産量大約10噸左右。這位老大還經常到天津、河北,和供貨廠商聯絡感情,甚至帶隊參觀過江蘇的精煉廠,學習先進的提煉技術。
  一位曾做過多年“地溝油”生意的知情人説,北京有數千人從事這一行當,各有分工,合作緊密,年産值幾個億。

  加工窩點均自稱三證齊全

  記者暗訪的幾家規模化“地溝油”加工窩點都自稱三證齊全,走到哪都不怕查。
  那麼,有關監管部門是怎麼面對這一頑疾的呢?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目前,北京的餐廚垃圾處理還是處於一個無序的狀態,尚未形成統一規範的收集、運輸、處理體系。部分餐廚垃圾流入非正規處理渠道,對城市公共衞生安全構成威脅。離開監管視線的“餐廚垃圾”被用來泔水喂豬,淘油,這幾乎是大城市的通病。對違規清運單位的處罰權在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 
  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沒有對餐廚垃圾違規排放的執法權,近年來也沒有相關執法記錄。
  北京市工商局:我們只負責進入商場、超市、批發農貿市場等區域的食用油檢查,一般通過索票、索據的檢查辦法,了解廠家、價格等信息,至於賣的是不是“地溝油”需由質檢部門判斷。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我們基本依靠市民投訴、舉報以及各區縣和街道的主管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員的産品抽檢發現問題。近兩年來,質監局未收到過“地溝油”的相關投訴,這一問題在北京應該不存在。
  中國糧油協會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告訴記者,“地溝油”之所以能大行其道,一是食用後,不會立即産生惡果,二是“地溝油”被包裝成食用油後,一般很難從感官上加以判斷。如此一來,市民投訴“地溝油”的概率幾乎為零。

  事件最新進展

  在獲知記者暗訪的情況後,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長郭金龍等市委、市政府領導當即作出重要批示並立即組織查處。市委書記劉淇、常務副市長吉林分別主持召開專題會,研究案件線索的偵破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公安、農業、質監、工商、衞生等部門在北京全面開展了食用油生産加工、進貨和使用環節的風險隱患排查。
  據了解,北京市正在努力構建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的長效機制,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多層次、多渠道解決餐廚廢棄物的排放處理問題,大力提升餐廚廢棄物的消納處理能力,實現短運距、密閉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下一步,北京還計劃組織專家力量,就食用油回流二次提煉行為開展檢測技術攻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地溝油”喂出“垃圾豬” 2011-06-27
"地溝油"喂出"垃圾豬" 黑色産業鏈有利可圖 2011-06-27
地溝油喂出"垃圾豬" 黑色産業鏈有利可圖 2011-06-27
地溝油,要堵更要疏 2010-11-22
各國嚴防地溝油上餐桌 2010-04-09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