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汽車疑騙取優惠政策 汽車銷量大摻水
2011-06-24   作者:鄭洋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公布了今年5月的産銷數據快報,本是中汽協每月一次的例行公事,但華泰汽車5月的數據卻一欄赫然寫着“0”。經中汽協內部人士證實,由於華泰汽車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國家統計局和公安部三方上報的汽車産銷數據存在着較大的差距,問題明顯,所以中汽協決定暫不再接受華泰汽車上報的産銷數據,轉而以0替代。
  對此,中汽協助理秘書長朱一平&&,“華泰汽車違反統計法,我們已經對他們進行調查,並要求他們制定整改方案。但短期內處理意見無法&&,因為調查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是一直對車企保持着寬容態度的中汽協少有的嚴厲態度,此後甚至有消息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很可能取消華泰汽車的會員資格,此後華泰汽車銷量不會出現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月度、年度銷售數據表中。
  可一向秉持着“難得糊塗”的中汽協,為何在此次臉色驟變,選擇以華泰汽車以儆效尤?這背後的原因不僅在於華泰汽車數據注水的比例偏高,還在於一直以汽車生産商高調自居的華泰汽車,更為看重的恐怕並非汽車主業,而是以其汽車業的名氣變成一塊致富的敲門磚。

  30倍虛增觸碰中汽協底線?

  由於國內車企上報中汽協的數據並不以新車的上牌數據為依據,而是由企業自行上報,因而數據適時的摻水也成了業內人士都心知肚明的潛規則。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中心原總經理蘇暉就&&,對於中國車市,有一種不成文的“規則”:凡是3月、6月、9月、12月的汽車産銷數據都是令人欣喜的,中國車市形成了一種“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態勢,而連續兩年獲得“世界第一的産銷大國”的稱號下,數據背後就缺乏權威數據的支持。
  有知情人士透露,讓中汽協揮淚斬馬謖的原因在於,華泰汽車此次數據虛增的幅度太過離譜,且存在持續虛報的情況。而據媒體報道稱,在去年年底上市的華泰第一款轎車B11的上報數據甚至比實際銷量高出30余倍。該報道顯示,以2010年為例,華泰汽車全年的實際上牌數為15950輛,比2009年增加了1280輛;但華泰向中汽協上報的數據則是81435輛,凈增了60000輛。而從2008年至今,華泰汽車的實際上牌數為4.5萬輛,但其上報的銷量數據卻是18.3萬輛,相差4倍有餘。

  另類車企:雷聲大 雨點小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指出,儘管中國汽車市場此前兩年迎來了一波井噴的行情,國內各車企也在這波高昂的市場行情中竟相擴産,但華泰汽車卻走了一條異於他人的路線。
  一方面,華泰汽車總是緊隨汽車産業政策風向標的變化,在自主研發剛剛成為監管部門倡導的主流時,華泰汽車就將B11的研發提上日程;而在外界剛剛察覺到鼓勵跨國並購的産業政策萌動時,華泰汽車就高調出現在與薩博的談判中。
  而另一方面,高調的華泰汽車卻沒並沒有讓外界看到其在汽車産業實質性的建樹。上述分析師指出,由於此前華泰汽車報給中汽協的數據很可能是注水數據,因而眼下難以作為參考。但僅以日常的生活觀察,華泰致力的一、二線城市中都很難見到華泰旗下的車型。
  今年4月,其與薩博高調宣布訂婚後,又以不為外界所知的原因閃電分手。然而無論合作的結果如何,華泰汽車卻在這場交易中將其致力於汽車發展的印象又一次深入人心。

  汽車與地産:究竟誰是幌子?

  有熟悉華泰汽車的人士指出,華泰汽車此前一直高調的汽車業務,不僅難以看到實質性的進展,而且近年來,其汽車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但其地産業務及礦産業務卻讓其賺了個盆滿缽滿。
  而華泰汽車之所以得以在礦産和地産業務中收益頗豐,在於汽車項目一直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熱點,汽車業務是敲開地方政府鼓勵投資大門的“終南捷徑”。2006年,華泰汽車將其發動機和變速器項目落戶內蒙古鄂爾多斯(18.98,0.26,1.39%)康巴什開發區;而地方政府為招商引資開出的條件之一是,華泰汽車得到了鄂爾多斯市兩個煤礦採礦權。有專業人士分析,兩處礦産資源的價值超過百億元;不僅如此,華泰汽車在康巴什新區的汽車工業園以1萬元/畝的價格拿地6000畝;而華泰汽車甚至獲得當地國家開發銀行逾10億元的貸款。可是截至2010年,華泰汽車康巴什新區的汽車工業園的實際建設、産能運作情況,銷量及稅收均未達到華泰汽車此前向當地政府許諾的“規劃”,而華泰汽車園投産4年來銷量不足2萬輛。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除卻“雷聲大,雨點小”的汽車業務,另類的盈利方式,華泰汽車不同於其他車企的路徑還在於,其幾乎是國內車企中掌門人變更最為頻繁的一家。在過去的10年中,華泰汽車經歷了6次總裁人選更迭。而由於汽車生産要求技術的穩定性,一家成熟的車企是不會如此頻繁地更換核心人物的。“在我看來,華泰汽車都更像是一家頂着汽車的名頭,大發地産礦産財的特色汽車公司”該分析師稱。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華泰汽車被指銷量長期虛高是業界公開秘密 2011-06-16
華泰汽車欲高溢價控股薩博母公司 2011-05-04
內蒙古加大華泰汽車生産項目資金政策扶持 2008-06-16
崔鐘植:2008年華泰汽車將加速新品上市步伐 2007-12-26
華泰汽車公布三款柴油聖達菲價格 2007-09-19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