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層面建立政府採購管理機構
“2011政府採購主任座談會”提出
2011-06-23   作者:記者 羅博 席敏/濟南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梁偉 攝

    從1998年我國政府採購專門機構建立至今,作為各級政府重要財政支出的政府採購已經走過13個年頭。在6月21至22日濟南召開的“2011政府採購主任座談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政府採購中心主任和專家圍繞政府採購制度推行13年來的經驗展開交流,併發布《中國政府採購十年》一書。
  參會人士認為,政府採購制度對加強財政支出管理,預防和治理腐敗等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政府採購也存在着缺乏整體採購計劃、採購內容難以協調等問題。

  重要作用日益顯現

  目前,政府採購制度已被廣泛運用於我國各級政府的公共財政支出的實施和監管中。
  數據顯示,從政府採購制度建立以來,我國政府採購規模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態勢,從1998年的31億元發展到2010年的8422億元。今年召開的中央國家機關2011年政府集中採購工作會議上披露的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央國家機關集中採購金額累計648.46億元,節約資金108.56億元,資金平均節約率14.34%。
  不僅是中央國家機關利用政府採購制度有效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各級地方政府在進行政府採購時,這一制度也有效地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山東省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中國政府採購十年》編委會副主任委員劉玉起説,山東省自1999年至2010年全省採購規模累計達2629.8億元,節約資金445億元,平均節支率14.47%。
  政府採購制度的實行在節約財政資金,支持節能環保,扶持民族企業發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正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山東省為例,2010年山東政府採購規模達到673.9億元,同比增長37%,節約預算資金105.49億元,同比多節約19.81億元。其中,山東中小企業政府採購合同額達到487.58億元,佔合同總金額的72.4%;節能、環保産品採購額達到91.49億元,佔同類産品採購總金額的88.73%。
  一些地方在政府採購制度完善和項目監督方面,還進行了不少有益的創新和探索。今年1月1日起,南京市創新政府採購模式,對18類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需購買的“零星”“小額”“通用”類協議供貨商品,一改原來採購單位直接與供應商面對面洽談價格的辦法,實行“網上競價”方式採購。截至5月中旬,這種方式已為南京市政府節省支出近200萬元。

  仍面臨多重難題

  雖然政府採購制度在促使各級政府有效使用公共財政支出及對其監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過在一些地方政府採購中心主任和專家看來,由於我國政府採購制度形成較晚,在探索發展中仍然面臨着採購內容和計劃難以協調,管理部門雜亂和人才培訓機制缺乏等問題。
  劉玉起説,十餘年來政府採購制度改革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世界大部分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2010年全國政府採購規模佔國內生産總值和財政支出的比重分別是2.1%和9.4%,與國際公認的10%和30%的比例還有相當大的距離。
  一些政府採購中心主任也&&,在具體工作中,仍有一些問題困擾着政府採購工作的有序開展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首先,政府採購項目的隨機性和靈活性使得採購計劃難安排,採購需求難協調。劉玉起説,目前的政府採購項目大部分是臨時安排的,沒有相對完整的年度、半年或季度採購計劃,有時同一類産品在一個季度或一個月內出現多次採購,使集中採購機構的工作處於被動應付的盲亂狀態。有的單位習慣於過去傳統的採購模式,個別領導青睞於按自己的願望設定採購標的,《政府採購法》又規定集中採購機構要按照採購人的委託實施採購,採購標的標準與政策法規經常出現矛盾。
  中央國家機關政府採購中心副主任李春傑説:“現在最難辦的就是如何協調不同的採購需求,比如同樣是電腦,各自喜好的品牌不一樣,有的要&式電腦有的要筆記本電腦,很難實現打包採購。”
  其次,由於缺乏統一的隸屬關係,各級各地政府採購部門難以相互交流經驗、取長補短。一些地方政府採購中心主任認為,當前政府採購機構隸屬關係五花八門,上下之間沒有指導關係,集中採購機構遇到的問題、反映的呼聲不能及時傳達上去,上級的政策精神也不能順暢地及時傳達到位,不僅對區域性大市場的形成産生不利影響,對執行機構的自身發展也造成障礙。
  北京市政府採購中心主任許大衛説,國內政府採購的發展環境仍然不是太理想,關鍵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管部門。
  再次,大量工程採購項目游離於政府採購範圍之外。天津市政府採購中心主任陳燕平説,在現實工作中,工程採購佔財政支出的比例遠遠大於貨物和服務採購,對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作用巨大,但由於《政府採購法》和《招標投標法》的矛盾,使大量的工程採購項目處於政府採購範圍之外,影響了政府採購作用的有效發揮。
  此外,內蒙古政府採購中心劉恒斌認為,現在很多和內蒙古一樣的省份,由於供應商在當地往往只有一個銷售點,一些政府部門對採購目標往往指向明確,政府採購中心在購買指定品牌的商品時不具備比價優勢。
  劉恒斌建議,在全國各級政府採購中心之間成立靈活的聯動機制,就共同的採購對象進行集體採購,發揮集體議價的優勢,有效節省財政支出。同時,探討建立具體的交易場所,既可使政府採購公開化陽光化,同時也可以使紀檢監察部門實行實時後&監控,有效防止不合規行為的發生。

  呼喚統一規範管理

  一些地方政府採購中心主任反映,在政府採購制度日益發揮重要作用的背景下,加強地方政府採購部門的統一管理,理順地方政府採購體制,增強政府採購工作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同時加強人才培訓和儲備等都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加強宏觀協調指導。推行政府採購制度是一場變革,不是通過某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努力就能實現的,所以應在國家層面建立一個高層次,更具權威性的政府採購管理機構,統一領導全國的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工作,強化對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的協調和指導。
  二是完善法規體系建設。當前在政府採購法規制度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政府採購法》自身存在諸多矛盾,《政府採購法》與《招標投標法》之間也存在許多差異,在法規制度建設中還存在一些空白,如工程採購難入籠的問題就是兩法衝突的産物。在落實節能環保、支持中小企業發展、保護民族産業政策等方面,也缺少可操作性的法規制度,影響了政府採購政策功能的發揮。當前我國正面對着加入世貿組織《政府採購協議》的挑戰,應該在認真學習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和通行做法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既適合我國國情又與國際規則接軌的政府採購法規體系,為我國政府採購制度改革提供完整準確的法律保障。
  三是理順政府採購機構管理體制。政府採購機構應統一隸屬關係,既便於對集中採購機構的管理,又便於更好地加強政府採購機構自身建設和發展。同時,賦予其必要的管理職能、權責等,使這一機構在政府採購制度推行中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
  四是加快相關配套改革。政府採購制度改革是財政管理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預算又是政府採購實施的基礎和起點,直接決定着政府採購計劃的完整性、準確性和有序性。機構改革中政府部門間的職能交叉,爭設機構等現象都會直接影響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的推進,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只有與諸項相關改革同步進行,才能保證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快速順利地推進。
  儘管如此,但上海政府採購中心主任孫昭倫認為,在下一個十年中,政府採購工作將是機遇大於挑戰,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實現政府採購陽光化和促使財政支出更加科學和規範化,將是各地政府採購部門需要完成的新課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南京“網上競價”節省政府採購費近200萬元 2011-05-19
歐美駐華商會“曲解”中國政府採購 2011-05-19
永中科技破産 "吊"死在政府採購一棵樹上 2011-05-12
內蒙古軟體政府採購嚴防盜版 2011-04-28
模式混亂 土地一級開發應納入政府採購 2011-04-2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