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定價權就是左手換右手
2011-06-21   作者:趙晶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國家發改委官員近日透露,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以及階梯電價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將在年內推出,國家有可能將成品油定價權交給三大石油公司。
  成品油定價權下放,確實是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一個方向,因為價格是在市場中形成的,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把定價權交給企業才有可能形成“真實”的價格。
  但是,在定價權下放之前,我們需要提出幾個問題:現在的成品油市場到底是不是壟斷競爭市場?現在下放定價權是否會讓企業更加走向壟斷?
  目前看來,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樂觀。
  首先,我國的石油經營格局是較為典型的壟斷經營。由於資源産品的稀缺性和投入、産出、運輸成本高昂,加上石油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我國一直採取對成品油銷售市場特許經營的體制。這個市場實際上是封閉的,潛在競爭完全被消除。
  這也直接導致三大石油集團在石油開採、提煉、進口、成品油經營、成品油零售上是全過程、全方位壟斷。經常見諸報端的是,每當油價上調並出現質疑聲音的時候,就會有煉油企業出來“哭訴”成本壓力太大——儘管從財報上看三大油企都連年利潤高企。縱向和橫向的壟斷,使得油價成本一直是一個謎,在需要漲價的時候就能“虧損”,在需要業績的時候就能“盈利”。
  壟斷經營在其他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也有,但為了控制壟斷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衝動,在定價上一般都採取通過成本加成法(即成本加上一定利潤)來使企業最大限度地兼顧運營和社會責任。
  過去,發改委一直扮演着平衡油價、CPI以及民眾承受能力的角色,並承受着社會各方的壓力。各地屢屢在油價上調前出現“油荒”,就是企業對發改委的“逼宮”行為。從某種角度看,儘管譴責發改委“向着”油企的聲音居多,但必須承認,如果沒有發改委,油價上漲的速度可能更快。
  其次,一旦成品油定價權在市場尚是壟斷的情況下下放給三大油企,如何避免他們任意操縱油價並形成壟斷價格?
  筆者認為,下放成品油定價權的前提是,需要扶植民營企業,創造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這樣才能使成品油定價與市場供需情況吻合。與此同時,進出口權也應相應放開,使成品油價格機制實現真正的市場化。
  在此基礎上,國家還可以採用定價干預方式,也就是由企業自行定價,但每次調整價格超過一定幅度須報發改委備案,發改委如果認為價格有異動就進行干預。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關注]網民:下放成品油定價權時機不成熟 2011-06-13
成品油定價醞釀新機制 2011-06-10
國務院推成品油價市場化改革 2011-06-04
發改委:二季度成品油供應不容樂觀 2011-05-30
成品油:調價未動 市場先跌 2011-05-2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