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集團積極整改探索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
2011-06-16   作者:梁鵬  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
 
【字號
    今年“315”後,中國食品工業龍頭企業之一河南雙匯集團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記者日前在雙匯集團採訪了解到,在積極整改的同時,雙匯也在反思:如何完善既有的産業模式,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如何通過借助第三方力量,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準。
    在“315”之前,雙匯已經成為全球同行業市值第一的企業,在瘦肉精事件曝光後,市值迅速蒸發300億元,生産經營陷入危機。目前,雙匯的市場在恢復性增長,股價也止跌回升,但更重要的變化,是對食品安全的認識和體系建設。
    從3月份起,雙匯集團採取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其中尤其以瘦肉精“頭頭檢”引人關注,為此,企業一年要增加成本3億元。記者了解到,開始的時候不僅企業內部有不同意見,社會上也不乏質疑的聲音:這樣的做法究竟能否持續?
    類似的質疑都在指向一個問題:如何建設一個優化的、不斷完善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體系,來取代一個個的臨時措施。
    杜俊甫説:“雙匯在國內同行業第一個提出‘頭頭檢’,並不是臨時措施,而是已經固化成為雙匯生産線上的一道工序確定下來了。”記者雙匯集團漯河的屠宰生産線上看到,如今生産線上多了一個 “瘦肉精逐頭檢測&”,由7個工作人員組成,從生産線上每頭豬的膀胱中取樣,由集團公司下派到車間的安全監管員現場檢測、標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雙匯的每條生産線上都多了這麼一道工序。
    生産線上的頭頭把關,畢竟仍屬被動。國內一家養殖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在採訪中説,養殖環節的規模化程度之低,和屠宰環節的規模化程度之高,這種上下游巨大的反差是中國肉類食品安全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同樣,規模化養殖的生豬來源保障度不足,也是雙匯正在着手改變的,即加強對上游的風險控制。
    記者採訪了解到,雙匯集團目前年生豬屠宰加工能力超過2000萬頭,通過近幾年的建設,目前種豬規模已能滿足年出欄商品豬1000萬頭的母豬供應。目前,雙匯集團正在加快發展養殖業完善産業鏈條,並確立了在養殖基地引入産業集聚的概念,即每建設一條生産線,配套一個50萬頭的養殖基地和年産20萬噸的飼料加工廠,並把物流、商業連鎖和包裝等引入形成一個産業集聚區;同時通過加強對原輔料和供應商的安全約束,強化對上游生豬資源的安全控制。
    率先在國內引入第三方檢測機構,也是雙匯在食品安全管理上的新探索。今年4月,雙匯集團和中國檢驗認證集團簽約,與這家國內最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合作探索食品安全管理新模式。
    杜俊甫説,我們在企業自檢、執法部門監管、媒體社會監督的基礎上,與具有標準化、專業化和科學化的第三方機構合作,是想走出一條食品安全管理的新模式。第三方不僅僅是做一般性的認證、檢測和檢查等,而是包括了對我們食品安全和風險管理的評估,對供應商、對企業生産工序的監督檢驗,對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技術支持等方面的培訓等等,通過全新的模式來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這次事件我們損失巨大,但也有一個巨大的收穫,就是全體員工對食品安全的意識,從來沒有這樣強化過。”雙匯集團黨委書記杜俊甫説,一個大企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這次事件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我們損失的是信譽和當期銷量,但提升的是食品安全的意識和內控的水平、能力;我們必須承擔責任,但經過整改,仍然要做到最好,要努力推動全行業安全水準的提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雙匯促銷市民不買賬 接連被曝光 2011-06-09
濟源雙匯復産是怎麼驗收的? 2011-06-03
雙匯管理層“大換血” 2011-06-02
濟源工廠復産 雙匯管理團隊大換血 2011-06-01
雙匯高層大調整 增設安全和公關高管 2011-05-31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