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指標天量需求讓稀土炒作成“瘋”
南方稀土整合調研系列稿件之三
2011-06-15   作者:記者 楊燁 李美娟/江西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南方稀土整合調研系列稿件之一:南方稀土整合驟然提速
    南方稀土整合調研系列稿件之二:稀土整合央企或尷尬無礦
    南方稀土整合調研系列稿件之三:限量指標天量需求讓稀土炒作成"瘋"

    上游“囤貨待漲” 下游“無米下鍋”

    “一週前氧化鏑賣300萬/噸,一週時間漲到了800萬/噸,價格還在漲。”在稀土行業已經摸爬滾打20余載的江西贛州虔東稀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斌見到《經濟參考報》記者時感嘆不已。在他看來,稀土價格如此迅猛暴漲是從沒有想象到的事情,在他的記憶中,去年同期氧化鏑的價格僅為50萬/噸。
  然而,真正讓他和其他下游行業經營者感到擔心的,並不是高漲的價格,而是根本買不到貨的現實窘境。《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數天的調研中發現,目前國內下游需求和國土部下達的稀土礦開採指標(下稱開採指標)之間存在嚴重缺口,將會嚴重影響到下游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
  據了解,國土資源部《關於下達2011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中顯示,全國稀土礦(稀土氧化物REO)開採總量控制指標為93800噸,其中輕稀土80400噸,中重稀土13400噸。
  “毋庸置疑,對於珍貴的戰略資源,國家對於稀土行業開採控制是對的,可以起到保護資源,並推動下游行業優勝劣汰,改變稀土行業整個鏈條下的混亂局面。”贛州稀土行業一位權威人士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但是目前需求缺口達到了60%以上,和實際相比,目前的開採指標已經明顯“矯枉過正”。
  他給記者舉例子説,按照我國目前對稀土的需求測算,以氧化鏑為例,保守估計,單是寧波韻升、中科三環、安泰科技和煙&首鋼這四家龍頭的企業年需求應該在1000噸左右,如果再加上各個地方規模較大的下游企業,整個國內市場的年需求量應該達到2500噸,但是按照國土資源部給出的開採指標來測算,氧化鏑的應該不到1000噸,兩者相比較來看,缺口高達60%。其他像氧化釔的缺口應該在1000噸以上,氧化鋱的缺口也在400-700噸。
  “這樣帶來的直接後果是,一方面巨大缺口帶來稀土價格持續暴漲,囤貨泡沫越吹越大。另一方面,私採亂挖行為也會更加嚴重。”上述人士告訴記者。記者了解到,從5月中旬至今,南方離子型稀土氧化物的各線産品漲幅均在一倍以上,高額利潤刺激了包括貿易商和上游企業在內的囤貨潮,下游企業“無米下鍋”的窘境更加嚴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江浙一帶的一些下游企業開始停工囤礦,包括一些央企在內的大型企業也在“推波助瀾”,開始囤貨待漲,停止向下游企業供貨。
  五礦東林照明(江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玲玲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也坦言,由於目前熒光粉供應緊張,很多企業已經停工,而且下半年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才會逐步體現出來。 
  記者了解到,由於稀土原料在諸多工業領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十二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七大新興産業都對稀土資源有着巨大的需求。“我們國家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幾家高新企業,可以和國外相抗衡,不能因為買不到稀土原料而倒閉啊!”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稀土行業分析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憂慮地説。
  “我國稀土開採指標應該進行調整,維持的供需缺口在20%至30%以內,這樣既可以保護我國寶貴的戰略資源,同時也可以合理滿足高新技術新興産業發展所需,並推動其産業整合和優勝劣汰。”上述分析人士&&。
  他同時建議,國家應該&&相應的政策,推動稀土下游的龍頭企業,特別是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和上游企業進行戰略聯合,保證給予這一類企業穩定的稀土供應。其次,國家相關部門應該監督稀土産品流向,讓稀土資源盡量向優勢生産企業集中,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再次,國家應設立稀土貿易企業門檻,嚴格處罰貿易企業和個人囤積稀土和炒作行為。(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工信部:加快組建大型稀土集團 2011-06-14
稀土整合央企或尷尬無礦 2011-06-14
我國稀土行業將現大規模重組 2011-06-13
內蒙古稀土整頓被指一刀切 2011-06-13
南方稀土整合前三名本週揭曉 2011-06-13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