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6月應重點防範暴雨、颱風
極端天氣之四
2011-06-14   作者:記者 方燁/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今年以來,我國出現了多次不利於農業生産的天氣現象,如年初的“南凍北旱”,春天的沙塵天氣和強對流天氣,春季以來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情……
    國家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陳振林&&,今年我國氣候年景不容樂觀,6月將進入主汛期,應該防範暴雨、颱風及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在陳振林看來,雖然今年我國天氣形勢複雜多變,但是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兩次旱情。從多項指標來看,這兩次旱情的監測數據都居於歷史前列,甚至排名第一,已經可以算作極端天氣。
    據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由於輸送至北方的水汽異常偏弱,我國北方冬麥區出現秋冬連旱。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28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8成。特別是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2月9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和安徽6省平均降水量僅有44.4毫米,為1961年以來次少。
    從上述6省的平均降水量、連續無降水日數及氣象乾旱指數等綜合分析,此次氣象乾旱的程度和範圍列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4位,是二十一世紀以來歷史同期最嚴重的氣象乾旱。
    “幸虧2月25日下了場大雨緩解了旱情,要不可能對冬小麥産量影響很大。”陳振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
    2月9日-13日,我國北方冬麥受旱區出現兩次降水過程。2月25日以來,北方冬麥區再次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25日的降水後,國家氣象局的監測顯示,僅湖北西北部和東部的局部地區存在中度氣象乾旱。
    進入5月,長江中下游地區旱情再度為各界關注。2011年3月1日-5月30日,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異常偏少,平均降水量為19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2.8%。5月27日,長江中下游地區氣象乾旱達到黃色預警級別。
    “造成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持續偏少的主要原因是冷暖空氣不匹配,北方冷空氣勢力強大,向南擴張明顯,南方熱帶系統不活躍,水汽輸送條件弱,不利於冷暖氣團在長江中下游地區交匯,難以形成有效降水。”陳振林説。
    不過他認為,這次的乾旱對農業影響並不如年初那次大。一方面當前北方屬於收麥期,無雨有利於冬小麥的收割和晾曬;另一方面,4月29日-5月3日、5月11日-17日,5月21日-23日,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三次降水過程,農田土壤墑情明顯改善。
    從發展情況來看,6月上旬長江中下游將出現一次中到大雨天氣過程,該地區旱情有望明顯緩解。據國家氣象局預測,6月上旬,長江中下游氣象乾旱區雨水呈增多趨勢。3日-7日,該地區將出現一次中到大雨天氣過程,局部地區有暴雨。
    至於年內會否再次出現極端天氣,陳振林&&,天氣情況千變萬化,現有的技術水平大約可以保證10天左右的天氣預測情況準確,超過10天不確定性就可能過大,國家氣象局只能做到每天工作都不放鬆,時刻關注最新變化。
    目前來看,4月下旬以來,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汛期,多個地方發生了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部分地方還發生了因強降水引發的地質災害。從氣候意義上來説,6月華南仍處於前汛期時段,長江中下游地區6月中旬進入梅雨季節,東南沿海颱風開始活躍。
    陳振林稱,在關注近期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氣象乾旱,抓住降雨過程的有利條件,開展水庫蓄水等抗旱工作的同時,還需防範暴雨、颱風及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及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

鏈結:
   極端天氣之一:極端天氣頻襲廣東 監測預報存難題
   極端天氣之二:湖北:大旱再敲應對極端氣候警鐘
   極端天氣之三:江西:極端乾旱有人為因素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氣象局稱近期降水不能完全緩解旱情 2011-02-11
[期貨氣象]關注非農就業數據 2010-08-27
[期貨氣象]外圍市場震蕩偏弱關注美國消費信心數據 2010-08-20
[期貨氣象]市場陷入對前期數據的挖掘分析 2010-08-13
[期貨氣象]美國復蘇數據影響商品走勢 2010-07-3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