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業股份涉礦傳聞不靠譜 變賣資産填窟窿
2011-06-12   作者:李茵琳  來源:投資快報
 
【字號

    雖然大盤在低位徘徊,但是兩市也有個股依舊“我行我素”。這一週,超級大黑馬天業股份已經收穫了四連板,這種凌厲的走勢也引來坊間的揣測。記者採訪了參與撰寫研報的分析師,該名人士也對天業股份的詭異走勢大呼“看不懂”。即使大股東已經否認了近期會有礦産等重大資産注入,但江浙一帶的資金依然是特立獨行,大舉進駐天業股份的流通市場。該分析人士指出,昨日天業股份的成交量、換手率等指標已經明顯放大,高位介入的風險顯而易見。

  江浙資金惡炒

  在大盤低迷的時候,天業股份卻收穫了四個漲停板。近段時間,要數兩市最大的黑馬莫過於天業股份了。自6月3日以來的5個交易日裏,天業股份已經是迎來了四連板。截至昨日收盤,一週的時間,該股已經累計上漲近47%。
  從近期交易明細來看,這一波主要是江浙資金在炒作。6月8日,上交所披露的信息,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累計買入1700.5萬元,財通證券溫嶺東輝北路買入1437.06萬元。而根據當日買入、賣出席位來看,前五名買入席位合共買入該股5910.71萬元,其中有四席都是來自江浙的席位。對比起做多勢力,天業股份的做空勢力顯得小巫見大巫,就以6月8日披露的信息來看,該股前五名賣出席位合共只賣出2956.40萬元。
  後來的交易,資金玩起了擊鼓傳花的游戲。6月9日,前五名的買入名單中江浙游資仍然佔據4席的位子,但是買入首席已經被深圳的席位蓋過。另外,從席位來看,介入的資金也是輪番更替,前幾天的席位都已經在該股的交易名單中銷聲匿跡了。
  需要提醒的是,雖然昨日天業股份仍然是收漲3.35%,但是成交量及換手率已經明顯放大。6月9日漲停,成交量190293.3手,成交額1.85億元,換手率只有7.04%。但是,昨天成交量急劇放大,高至614506手,成交額高達6.18億元。另外,換手率也攀至22.72%,幾乎是前一天的3倍。

  涉礦傳聞不靠譜

  這次上漲,坊間最大的傳聞是緣於該股涉礦的傳聞。就此,上海一名有份參與撰寫天業股份研報的分析師向記者透露,天業股份這次走得相當詭異。
  事實上,天業股份也曾經在爭取大股東的礦産資産路上“摔了一跤”。去年2月份,天業股份發布了一則中止資産重組的公告稱,擬購買的資産為天業黃金100%股權,以獲得天業黃金公司持有的澳大利亞明加爾金源公司(Minjar Gold Pty. Ltd)51%的股權及所對應的礦産資産權益。“但是,由於明加爾金源公司停産近三年,現雖已實現開工,但實現穩定生産尚需時間。”所以就把收購澳洲礦産的計劃暫時中止了。
  “天業股份這次上漲,最大的可能是市場對大股東天業集團資産注入的預期。天業集團旗下主要有兩家從事礦産開發的公司,一家是天業礦業,另外一家是海天礦業,而根據我們的調研,天業礦業現在已經至少有8個礦産項目在手了。”至於天業集團的礦業公司究竟在生産什麼礦産,該名分析師指,在調研過程中,天業集團都沒有詳細的説明,口風很緊。
  “由於股價異動,天業股份大股東也作了説明,在最近三個月內不會有重大資産注入上市公司,所以説礦業資産注入上市公司的想象空間不大。”

  變賣資産填“窟窿”

  該名分析師也並不是十分看好公司基本面。“在我們一季度對天業股份的調研中可以看見,我們都是給予中性的評級而已。事實上,天業股份基本面最大的看點還是在地産業務這一塊上。”
  關於房地産業務,該名分析師&&,基本面也是一般。“今年一季度房地産業務的業績平平,房産項目結算收入也是呈下降趨勢。”
  天相投資點評一季報稱,公司的地産業務起色不大,主要是立足於山東省濟南、東營等二三線城市的小型開發商,主營業務為房地産開發經營業務。一季度業績同比大幅下降,原因主要在於具備可結算條件的項目較少導致結算銷售收入減少。
  另外,為了應對財務困境,天業股份不得不把手中極具投資前景的項目轉讓出去了。今年一季度,公司通過收購股權新增了東營兩塊住宅土地儲備,總佔地面積為13.33 萬平米。同時還出讓了旗下山東永安公司15.7143%股權,山東永安的主要資産在於濟南市經十路以南、奧體場館以東的一塊商業用地,總建面約為22.4萬平米。“該項目具有較好前景,我們認為公司出讓股權乃資金匱乏的無奈之舉。”天相投資的研報指,目前公司在建工程較多,而銷售無明顯提升,導致資金無法順利回籠,因此要通過變賣資産來填補資金鏈的“窟窿”。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ST零七涉嫌炒作兩漲停 澄清公告難釋疑竇 2011-06-08
萬力達金礦尚未知 機構游資炒作風險放大 2011-06-07
寧夏中藥材價格大漲內含炒作因素 2011-06-03
TCL二級市場緋聞炒作或為高管減持鋪路 2011-05-25
囤積炒作引發中藥材價格暴漲 行業積弊亟待破題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