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拍協:媒體曝拍企違規尚未認定
2011-06-11   作者:  來源:新京報
 

    針對近日社會高度關注的“天價拍賣”存在違規問題,昨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召開媒體見面會,特別説明,尚未就此事對具體企業做出是否違規的認定,並正式發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

  “希望政府加強監管”

  近日,新華社記者調查揭“天價拍賣”背後存在假拍黑幕,認為虛拍、虛報、虛高,藝術品市場泡沫被人為刻意吹大,並於6月9日刊發以“中拍協:保利、嘉德、翰海、匡時有違規問題”為標題的文章,稱工商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昨日,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召開媒體見面會&&,尚未就此事對具體企業做出是否違規的認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秘書長李衛東&&:“行業沒有回避存在的問題,但也不認可任何沒有依據的猜測或判斷。”
  中拍協昨日還&&,作為行業協會,沒有職責權限進行過多的管理,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監督管理,對文物鑒定、舊貨交易環節中的制假販假,以及拍賣活動中的拖欠違約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綜合治理,共同營造誠信經營環境。

  公約可提請吊銷企業拍賣資質

  昨日,保利、嘉德、翰海、匡時四大拍賣公司高層均出席會議,中拍協正式公布《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中拍協副主任劉幼錚&&:“如果企業違規,最嚴重的處罰是提請有關部門吊銷其文物拍賣資質。”
  記者注意到,目前社會上強烈質疑的拍場現象在這份《公約》裏均有所規定,內容包括:不於拍賣前向委託人收取任何費用,不知假拍假,不以任何形式對拍賣標的進行虛假宣傳,堅決杜絕假拍行為等等。據了解,該《公約》在今年4月份討論通過,包括保利、嘉德、翰海、匡時在內約有30多家拍賣企業參與自律。
  針對近日媒體對拍賣“巨頭”偷漏稅還是虛報成交的質疑,中國嘉德董事副總裁寇勤稱,拍賣業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方面是法律規定的,比如未經買賣雙方同意不得擅自披露交易狀況;此外大買家付款可能存在分批、分期的情況。

  ■ 事件回顧:新華社發文質疑“虛假拍賣”

  近日,網民“網絡小丑星”在雅昌藝術網發表題為《XXX的畫為何能拍4億多?》的帖子,稱當前藝術品拍賣市場贗品氾濫、陷阱多多、監管缺失,天價成交額頻現的背後不排除有人為炒作的可能。
  6月7日,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深入探訪,並發表文章質疑拍賣額與所交稅對不上賬:屢創拍賣“天價”的拍賣行涉嫌偷漏稅和虛報成交額。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6月9日,新華社再次發表題為“中拍協:保利、嘉德、翰海、匡時有違規問題”的文章,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認為報道中涉及“虛假鑒定”“拍前收取費用”“信息披露不透明”“相關數據發布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存在,中拍協將組織全行業開展自查自糾。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藝術品拍賣市場亂象該管管了 2011-06-14
藝術品天價拍賣:誰是幕後推手 2011-06-14
寬待巴菲特午餐拍賣 2011-06-14
藝術品拍賣,資本導演這場戲 2011-06-14
拍賣造假是社會局套的象徵物 2011-06-13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