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地産市場博弈的思考(上)]認清大勢 明智抉擇
關於房地産市場博弈的思考(上)
2011-05-27   作者:陳曉彬 李佳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人民日報》日前報道“從統計數據上看,調控最嚴厲的一線城市房價的確有所回落”,但“‘下降’了的房價和老百姓感受差別較大。”換言之,房價還沒有出現老百姓可以感受到的回落。由於房屋商品的特殊性,同樣質量、同樣面積的房屋,因地理位置,乃至朝向、樓層不同,都有很大差別,加之統計樣本的不同,比如住宅就涵蓋普通商品住宅、別墅、經濟適用房等,所以有關房價的統計數字從來就是撲朔迷離。但是,有關樓市成交量的統計應該是可靠的。5月中,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量同比下滑50%以上。按業內人士的説法,房地産市場正處於“膠着”狀態。
  這種“膠着”狀,不僅僅是市場上買賣雙方的討價還價,而是一場涉及各種利益關係的深度博弈。在買賣雙方的背後,還有金融機構、地方政府等眾多利益攸關方的參與。
  各利益攸關方只有先弄明白此次中央對房地産市場調控的初衷和主旨,才可能在博弈中選擇正確的策略,獲取最大利益。我們認為,與以往對房地産市場的調控政策相比,目前已經&&的對房地産市場調控的種種政策措施,既有一脈相承之處,也顯示出更長遠的考慮和更大的決心。
  本輪調控在明確使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防範未來房地産泡沫風險的同時,將如何解決困難群體和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提到了突出位置。住房需求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之一,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社會和政治問題,即使在市場經濟體制十分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也沒有把住房問題完全交給市場去解決,而是利用公共資源,用行政手段保障低收入人群起碼的住房需要。此次中央對全國保障房建設下達了具體的指令性數量指標,並&&要採取“問責制”這種嚴厲的行政手段,這必將給未來商品房市場的供求形勢帶來深遠影響。
  近20年來市場化取向的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儘管還未盡如人意,但誰也不能否定其對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條件,推動住房建設和房地産市場發育,進而促進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的積極作用。現在的問題是,由於體制設計的不完善和一些地方政府、房地産企業及投資者基於各自眼前利益的推波助瀾,造成不少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房價遠遠高出作為生活資料的合理水平。
  不少地方政府在制訂當地房價調控目標時,提出上漲幅度略低於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即10%左右。國務院督查組&&,這樣的目標離人們的預期相差很遠。溫家寶總理最近更是明確&&,房價要實現“穩中有降”。由此表明,此次調控的目標十分明確,就是要讓部分地區過高的房價有所下降。
  中國房價日益走高,固然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但在短期內的快速上漲乃至暴漲,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由投資、投機需求推動的。中國人多地少,且正處於城鎮化快速推進進程,建材生産又多屬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城市人口基本住房需求還遠沒有滿足,更不用説房地産市場上的過度投資可能給整體經濟穩定發展帶來的種種風險。因此,在可以想見的時期內,中國還顧不上滿足少數人對房産的投資需要,從中央政府的調控措施中,也不難看出其目標是遏制對房地産的投資、投機需求。
  無論是買房的人,賣房的人,還是背後的利益攸關方,為自身利益考慮無可厚非,但首先必須弄明白中央調控的方向和決心。惟其如此,方能在波詭雲譎的市場上做出明智的抉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杜雙華跨界布局房地産 鳥巢旁圈地2700畝 2011-05-26
中金:房地産價格調整會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出現 2011-05-25
上海版境外直投方案已上報 可投資海外房地産 2011-05-22
巴曙松:投資房地産成中國富裕階層財富積累手段 2011-05-20
房地産業或揮別“暴利” 2011-05-19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