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是景德鎮的立市之本。新中國成立以來,景德鎮陶瓷産業在繼承中創新,仍延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輝煌。
但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景德鎮傳統的陶瓷産業普遍出現效益滑坡,資産負債高、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走到難以為繼、面臨解體、陷入發展危機的關頭。
進入新世紀,景德鎮痛下決心,在對陶瓷産業的國內外背景、發展態勢以及本地陶瓷現狀進行認真分析後,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構建高新技術陶瓷為核心競爭力的新産業格局,開始了陶瓷復興之路。【詳細】 | |
 | |
|
|
|
周傑倫一首《青花瓷》為江南小城景德鎮惹來了無數的游人,“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在潑墨山水畫裏,你從墨色深處被隱去”是人們夢裏的瓷都意像,而景德鎮卻是個註定要讓初訪者敗興的城市。這裡沒有的“色白花青的錦鯉躍然於碗底”的手工作坊、沒有青石鋪路的狹窄小巷、昌江河上也沒有南來北往的船隻,它和中國所有的城市一樣正在迅速地變化着,不時有寫着“拆”字的破舊房屋闖入視線。 [詳細] |
| |
| |
|
|
|
| 1868年德國地質學家李希霍芬環球行,在江西景德鎮市瑤裏鎮高嶺村,他看到當地人把腳底的土放入1300度高溫的窯爐,燒成了貢奉給皇帝的陶瓷。李希霍芬將其命名為“高嶺土”,使其成為至今國際通用的陶瓷術語。[詳細] |
| |
| |
|
|
|
| 景德鎮是個工藝之城,這座城市有10萬制瓷工人,在世界上獨一無二。2006年,樂天陶社的駐場陶藝家、美國狄更生學院的芭芭拉在景德鎮101個畫師的幫助下完成了作品藍色風景線。“如果不是在景德鎮,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樂天陶社社長鄭祎説,“陶藝家是有想法沒辦法,而景德鎮的陶瓷工匠是有辦法沒想法。”[詳細] |
| |
| |
|
|
|
|
在各種售賣瓷器的大小商鋪林立的景德鎮,孫立新的店面躋身其間,並不十分顯眼,只有店門上方“陶瓷世家”的大幅題字顯示出主人與眾不同的身家傳承。[詳細] |
| |
| |
|
|
|
|
2010年6月12日,在中國第五個文化遺産日當天,全球現存最古老的陶瓷生産流水線在瓷都景德鎮正式恢復商業生産。在清代鎮窯裏,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圓器生産流水線製作的近9000件瓷器被熾熱的火焰反復燒煉。[詳細]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