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連華信計算機有限公司職工正在工作
資料照片 |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東北一些城市了解到,東北地區對日出口訂單不斷增加,商機正在悄然顯現。專家認為,我國應加強與日本經銷商聯絡,有針對性地組織貨源,擴大對日出口。
部分日資企業訂單增加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核輻射的影響和日本救災的需求,大連的食品産業對日出口有明顯提高。3月下旬之後,大連金州新區很多對日農産品加工企業接到的訂單數量猛增,産能出現短期的集中釋放。在大連精和食品有限公司,地震發生後日方客商先後兩次追加訂單,出口日本的醬菜訂單總量從原來的16噸提高到了32噸,工廠目前正在滿負荷生産。
大連東芝電視有限公司總務部副部長孫衍蕩告訴記者,因日本限電,東芝總部已經決定將日本深谷基地的第一批10萬台液晶電視訂單拿到大連,把大連打造成為新的生産基地。
據大連市外經貿局介紹,儘管整體外貿出口受到一定影響,但有些企業卻因此擴大出口,如東芝大連的污水處理水泵用馬達、歐姆龍的醫療器械以及大連北條食品等産品的訂單都在增加。
此外,瀋陽東芝電梯有限公司管理部魏女士説,公司對日本出口的相關部件,訂單有所增加。松下蓄電池(瀋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松下在上海的一家乾電池生産企業,最近已經接到了大量來自日本的訂單。
國內企業對日出口商機顯現
吉林宇平工藝品製造有限公司是吉林省工藝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其産品佔據日本國內旅游工藝紀念品市場的75%。公司副總經理郭凱平説,地震發生時,該公司尚有日本方面三、四個月之前的訂單沒有交貨,他們曾擔心訂單會被取消。通過溝通,日方銷售商們&&不但要繼續完成訂單,還與該公司達成協定,於4月下旬在中國會面,研究生産更多種類的産品,以填補日本同類企業停産造成的真空。
吉林省商務廳外經貿處處長華雪松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日本地震對吉林省紡織、高新技術、農副産品等主要商品的出口影響較小,已簽合同及訂單基本都能執行。據吉林省商務廳預測,日本震後對吉林中低端産品紡織品需求將會有所增加。建材傢具出口預計今年將會增長50%左右。同時,隨着日本災後重建等工作的展開,災後對建築鋼材、農産品、食品的需求也將進一步提升,吉林省在這些方面都將有所作為。
大連市外經貿局介紹説,大連對日農産品出口也有望擴大。目前已有日本水産品企業來大連尋找鮑魚、龍蝦仔等替代貨源。長期看,日本震後對農、水産品的需求會呈增加趨勢。預計日本災後恢復時期,對中國商品需求會增大。中期來看,由於核輻射及其對人們心理的影響很難消除,今後一個時期大連農副産品對日出口有望擴大,相關部門及企業應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查研究,發揮地緣優勢搶佔日本市場。
日商考察我東北地區建材市場
由於日本地震後面臨災後重建,建材、鋼鐵等相關産業也面臨機遇,玻璃等建材産品訂單正在增加。據悉,通世泰大連有限公司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擴大産能,以滿足日本災後重建需求。
旭硝子特種玻璃(大連)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王女士告訴記者,受地震影響,日本本部許多玻璃生産訂單已經轉移到大連工廠,增加的訂單已經佔到大連工廠生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日本商人最近已開始考察瀋陽、大連等地的建材市場。來自日本的國際貿易商齋滕受一位日本建築商的委託,最近考察了大連的市場,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採購大量災後重建物資。齋滕&&,日本災後重建至少需要2至3年,這期間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和生活物資,因為交通、行程等條件,中國是要率先考慮的市場。
他説:“目前政府已經決定投入10兆(注:10萬億)日元進行災後重建,這還不算民間投入,我想這對中國的企業來説是個很大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