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産能置換承諾爽約 高耗能企業用電反彈
2011-05-21   作者:索寒雪  來源:中國經營報
 
【字號

   電荒在蔓延,但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企業用電的衝動。
  近兩個月來,浙江、湖南、江西、重慶、貴州等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現罕見的“淡季”缺電現象,各地相繼採取限電和讓電措施。大量企業再次面臨“開三停一”、“每週停二”等不同形式的限電。
  同時,審計署5月13日發布審計公告,披露在節能減排審計調查中發現的若干問題,其中重點指出,國家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範,被一些企業違規套取、挪用;而違規建設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問題並沒有完全杜絕。如2002年以來,山東天源熱電有限公司等42戶企業違規建設火電項目44個;杭州鋼鐵集團等97戶企業違規建設鋼鐵項目143個;樂山市海天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等47戶企業違規建設水泥項目47個。
  審計署在審計中還發現,淘汰落後産能工作還不夠徹底。多地存在淘汰落後産能不徹底、應淘汰落後産能不淘汰的問題。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這一結果的産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地方企業淘汰落後産能沒有獲得發改委的“回報”而“憤憤不平”,重啟落後産能,由此更加激化了目前正在蔓延的電荒。

  高耗能企業用電反彈

  位於廣東東莞的一家國內知名陶瓷廠正在面臨着限電的困擾,“現在每週都要有2到3天的限制用電時間。”工廠經理劉永對記者説,“這對生産的影響非常大。”劉永工廠生産的陶瓷製品主要用於建築行業,迫於訂單時間比較緊、工廠又被限制用電的情況,劉永通過個人關係,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手中買到了一些柴油,“必要時,我們就要啟動柴油發電機。”
  因為“市場需求非常好,現在出口和內銷情況都不錯,所以生産不可能耽誤下來”。因為限電影響,生産成本上升,劉永相應提高了銷售價格,但下游客戶依舊照單全收。
  然而情況還在愈演愈烈,“從5月11日上午開始,每天上午都要停兩個小時的電。”劉永還不知道,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陶瓷行業屬於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一直是國家政策所限制的,但是因為該行業能夠帶動出口和就業以及對地方稅收的貢獻,“地方政府對我們還不錯。”劉永&&。
  電荒正在全國各地蔓延。電監會最新監測顯示,“最近一週,重慶、湖南、安徽等地出現拉閘限電;浙江、貴州、廣東、湖南、江西等地實行錯峰用電;從中西部青海、湖北、湖南等傳統缺煤省份到山西、陜西、河南等産煤大省都出現缺煤停機現象。
  其中浙江正在遭遇7年來最嚴重的電荒,目前浙江省供電能力僅有3535萬千瓦,最大缺口達250萬千瓦至300萬千瓦。預計二季度浙江省最大缺口將達430萬千瓦左右。
  在河北唐山,一些鋼鐵公司相繼停産,“因為現在電力出現了不足。”唐山市一位副市長向記者&&。
  這似乎和2010年末各地的“限電”有些類似,當時因為各地政府需要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指標,導致各地紛紛採取拉閘限電的方法,陶瓷和鋼鐵等行業出現用電緊張。
  而早在2010年末,國際知名的普氏能源專家就向記者“預言”,“因為‘十一五’末為了完成節能減排的指標,很多高耗能工廠都被拉閘限電。可以預計的是,‘十二五’初期,中國將出現用電反彈。”
  果不其然,今年3月、4月開始,全國的鋼鐵産量出現了歷史新高,“去年全國共生産6億噸鋼,按照今年3月和4月的産量計算,如果維持下去,全國全年産量將超7億噸的水平。這個數字是十分驚人的。”行業專家馬忠普認為,全國的鋼鐵生産正在進入瘋狂時期。
  “我們基本所有的産能都啟動了。”唐山一家中型鋼廠高層向記者&&。而有數據顯示,化工、建材、鋼鐵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重點行業,1~4月份用電量合計48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

  發改委不守約

  産量和産能的提高導致用電的反彈,這讓發改委非常意外。
  僅從鋼鐵行業看,因為屬於産能過剩行業,2010年發改委幾乎停止審批新增鋼鐵産能,但是鋼鐵的産量卻仍在持續增加。
  而與其他工業行業情況不同的是,“很多企業可以用柴油發電,像我們這樣高耗電的企業,根本不可能使用柴油發電機。只能來自電網供電。”一位鋼鐵企業人士向記者&&。
  在最近的審計署調研中也指出,“有的企業對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管理使用不夠規範,有的企業存在違規新建高耗能項目,有的企業新建項目污染防治達不到國家規定標準,有的企業淘汰落後産能不夠徹底。”
  審計署調查後,已經有105戶企業淘汰落後煉鐵産能1654.9萬噸、煉鋼産能1415.2萬噸。
  關停和淘汰産能對企業和地方來講是非常不情願的事,一切也很難以發改委和審計署的意志為主。
  據了解,今年四月,發改委官員曾前往河北檢查高耗能企業淘汰落後産能情況。“淘汰落後産能的任務量非常大。”陪同發改委檢查的人士向記者透露。“2008年發改委提出産能置換的口號讓一些地方政府和企業動過關停落後産能的念頭。産能置換就是地方政府企業和發改委達成協定,如果淘汰落後産能,就可以獲批新的産能,新産能的效率自然更高。”上述人士&&。
  記者也觀察到,2008年、2009年地方政府對置換産能持樂觀態度。
  然而,雙方當初的你情我願,卻沒有開花結果。
  上述人士透露,“因為高層領導持續對限制鋼鐵産能提出要求,所以沒有人敢批准新的産能。”
  “淘汰落後産能之後,發改委卻沒有新批産能項目。”上述人士&&,“所以現在落後産能還在啟動,大量浪費電力,同時,一大批未獲批的新産能也在啟動。”

  地方政府面臨抉擇

  行業專家馬忠普向記者解讀這一現象:“2004年,火電發電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為6000小時,而近兩年的利用小時數則只有5000小時,這説明,不僅僅是高耗能企業增産導致電荒,發電企業的積極性同樣不高。”
  據記者了解,由於煤電供應鏈的矛盾,煤價上漲導致電力企業發電並不積極。“市場煤,計劃電”情況,嚴重阻礙了地方經濟。
  有數據顯示,前兩個月電力行業利潤下降61%,其中規模以上的電力企業虧損面高達41%,累計虧損達到138億元,其中發電企業虧損佔行業虧損總額的69.55%。
  此外,“今年大面積的持續乾旱,也讓水利發電企業壓力非常大,無法正常供電。”馬忠普&&。
  地方經濟的發展又依賴於工業企業,而高耗能工業的啟動卻製造了更大的電荒。政府和企業都處於矛盾之中。
  “現在,沒有辦法更新産能,就像寶馬裏裝着奔馳的發動機,很不匹配,總是達不到最節約耗電的狀態。”唐山一位鋼廠的高層向記者描述目前的狀況,“什麼樣的産能都在啟動,耗電量自然非常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南車北車合併獲國資委與鐵道部認可 發改委反對 2011-05-21
發改委官員:民營經濟新36條落實“相對緩慢” 2011-05-20
發改委正組織制定東北“十二五”規劃綱要 2011-05-19
發改委等三部委發布鼓勵進口技術和産品目錄 2011-05-17
發改委:十二五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 2011-05-1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