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詐騙呼喚有關各方更多作為
2011-05-17   作者:沈汝發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網絡還不那麼普及的情況下,筆者就開始上網,但至今也未開通網上銀行,也從不在網上購物。不是不想享受網絡的方便和快捷,而是擔心網絡上陷阱太多,而保護網民的措施卻少之又少。
  正是基於對網絡安全的不信任,不少人和本人一樣,寧願放棄網絡的優越性,選擇在線下交易。因為缺少了安全性,一切便都歸為零。事實上,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在百度上輸入“網絡 詐騙”,相關信息多達9500多萬條。
  魔高一尺,道能否高一丈?雖然有關各方已意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但頻頻曝出的網絡詐騙案件還是反映出網絡管理的諸多不足。而在這些網絡購物“釣魚”詐騙中,更是暴露出網絡購物平台、第三方支付公司、網絡游戲公司、有關政府部門尚需有更多作為。
  在網絡上購物被騙,網民自身無疑是有責任的。但令人不解的是,在網購詐騙的鏈條上,提供平台的淘寶,負責資金流轉的匯付天下,最終資金流向的網龍,都極力撇清自身的責任,甚至稱自己也是受害者。
  應該説,這些受騙者在被騙後大多立即向銀行查詢,並得到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付款單號,又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查詢到了資金的所在地網絡游戲公司,再通過與網絡游戲公司查詢到交易號,甚至得到了被騙資金所在的游戲賬戶。但即便如此,這些被騙的網民仍然沒有辦法拿回屬於自己的資金。在與網絡游戲公司交涉無果的情況下,不少人選擇了向公安部門報案,但也大多無功而返,理由大多是金額過小,不予立案偵查。自稱受害者的網龍公司對外就宣稱,目前正在配合公安部門進行協查,會全力協助警方進行追贓,減少受騙用戶損失。然而,截至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要回自己的被騙款。
  其實,和現實社會一樣,網絡社會同樣存在着各種各樣的詐騙。但網絡社會又有其不同於現實社會的特殊性,由於其虛擬性和高科技性,個體在網絡中從事經濟活動時,存在着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對網絡了解越多,就越能規避風險,而了解越少,則越容易落入陷阱。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不在網上從事經濟活動雖然可以避免被騙,但這顯然是一種消極做法。面對巨大的網民群體,鉅額的網絡經濟,我們應興利除弊。
  在具備專業技術和專業人員的情況下,淘寶、匯付天下、網龍等專業網絡公司無疑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做出更多的努力,充當普通網民的保護神,而不應對網民的呼聲無動於衷,坐等輿論的平息。
  隨着網絡的迅速發展,公安機關等有關政府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網絡購物詐騙這一新興領域的犯罪,針對這類犯罪的特點,開展專項集中整治,提高網絡犯罪的成本,打擊網絡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招行今日下調網銀交易限額 大額網購受到衝擊 2011-04-11
網購維權舉證難 “電子取證”法規有望&& 2011-03-15
小心網購“七宗罪”:化粧品假貨多 團購貓膩多 2011-03-10
淘寶網消費保障基金今年再投2億 凈化網購環境 2011-03-01
網購私人飛行器存安全隱患 2011-03-0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