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全球CEO麥睿博: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不排除漲價
■聯合利華遭罰,寶潔安然無恙,業內指寶潔亦是操縱價格老手
就在聯合利華被發改委開罰200萬元懲罰其多次散佈漲價信息擾亂價格秩序之際,日化巨頭寶潔卻完全無視發改委的處罰,其全球CEO麥睿博向媒體公然&&:“我們不排除漲價。”
“不做漲價通知” 麥睿博話中有話?
美國東部時間5月5日下午,寶潔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麥睿博在紐約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首先&&:“至少我沒有接到過任何禁止漲價的電話通知。”繼而再透露:“漲價是最後一個選擇。”麥睿博説,在漲價之前,“如果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也不排除漲價,但此前我們會想盡一切其他辦法。”
麥睿博的説法,在日化行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我們在真正實施産品漲價前不會作出任何評論,不會作出這種漲價通知。”有業內人士坦言,麥睿博此番話中有話,他就是針對聯合利華而來的,此次,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曾錫文被發改委“點名”,原因就是提前對漲價發布太多言論,且明確漲價的時間等。
其實3月吹風要漲價的時候,除了聯合利華,寶潔和康師傅也在其中,並屬於發改委“約見”名單內企業。麥睿博也向媒體坦然:“價格波動無常從來都不是什麼好事。對企業來説,我們必須謹慎地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使用將近20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我們可以採取材料替代、材料精簡、簡化內部官僚等級、管理數字化來縮減成本,使企業靈活應對各種變化。企業靈活性和創新最終會轉變成生産力。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排除採取漲價的行為。”
換言之,“漲價”之心依然有之。
操縱價格寶潔是老手?
作為日化界的老大,寶潔一向對價格的“操縱”游刃有餘,只不過,不是每次都能逃脫當地政府的法眼
今年3月,寶潔、歐萊雅、漢高等8家化粧品製造商就曾因結盟操縱價格達20年,被西班牙政府處罰5000萬歐元;4月13日,寶潔和聯合利華又因操縱洗衣粉價格,受到歐盟反壟斷機構處罰,歐盟給日化企業處以近3.2億歐元(約合4.56億美元)反壟斷罰款。
日化業內部數據顯示,外資日化三強中,寶潔在中國的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聯合利華在100億元左右,兩家巨頭的市場份額估計在50%-60%之間,尤其是洗髮水市場,兩者基本上佔領了絕對的份額。“根據以往經驗,每次寶潔、聯合利華們漲價之後,都會引發同行其他日化品牌跟進。”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指出:“他們(日化巨頭)之間的價格聯盟,具有隱秘性,也不那麼容易看出來,監管部門難於發現。”他同時透露,行業內有慣例漲價做法,就是——一家巨頭先提價,然後其他跟風上漲。
這次發改委對聯合利華“下手”之後,對寶潔卻似乎避而不談,早有媒體質疑“為何只罰聯合利華”、“寶潔悶聲發大財”,指發改委懲罰不公。然而,就在這樣的輿論環境中,就在國家發改委“約見”、“開罰”之後,寶潔CEO依然公開大談“漲價”,只能説,日化企業在中國“犯錯”的成本實在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