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調研發現,我國傳統企業積極進軍電子商務市場,尋求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希望借此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專家認為,對於這些一直專注於傳統業務的企業而言,電子商務化是一個必須經歷的痛苦過程,要實現成功轉型,仍需要面臨諸多難題。
傳統商業遭遇電子商務衝擊
淘寶網店經營者崔世榮從2008年6月開始在淘寶網全職開店,目前已是兩皇冠賣家,他説:“我天天在關注網購,這個市場擴張得非常厲害,衣食住行、吃喝玩樂,啥都能買到,而且服務和質量基本都有保證,這對傳統商場的零售一定會有影響,而且影響會越來越大。”
專家認為,電子商務對傳統業態的衝擊分為兩個層次。在網購企業凡客誠品的副總裁吳聲看來,第一個層次是“逐漸消失”。比如圖書銷售,現在線下書店要麼主要賣教育輔導材料,要麼呈現公共空間化,向書吧和沙龍發展,“畢竟大多數種類的圖書,傳統書店比卓越和噹噹的價格高得多,很難競爭,等到這些網店的物流配送、信用體系進一步完善,傳統書店將受到更大打擊。”
第二個層次是促使傳統企業主動轉型,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互相滲透,包括蘇寧、國美等:許多講究體驗感、氛圍感的商品,依然在實體店有市場;其他的標準化産品,比如U盤等就在線上銷售,由此兩個渠道實現了互補。
傳統企業借力電子商務實現“第二次創業”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傳統企業紛紛進入電子商務市場。2010年,蘇寧電器旗下電子商務平台蘇寧“易購網”正式上線,國美以4800萬元價格正式收購家電B2C網站“庫巴網”(原世紀電器網)80%股份,富士康推出“飛虎樂購”,都走出進軍電子商務的步伐。一些大型國有企業也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如中國郵政推出“郵樂網”,中糧集團創立“我買網”。
專家認為,傳統企業電子商務化,將有利於這些企業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市場調研機構艾瑞諮詢認為,在美國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在線零售排名前十位中有一半是傳統企業運營的B2C網站,它們憑藉其品牌和資源優勢迅速佔據行業制高點,取得不俗業績,印證傳統企業進入電子商務市場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儘管網上零售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傳統企業對開通網上商城,態度依然謹慎。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巡視員聶海林説,傳統百貨公司擔心線下價格體系受到衝擊,一旦加入價格戰,會對其原有渠道造成衝擊,目前,只是將實體店商品搬至網上,大都處於摸索階段。
專家提醒説,傳統企業如果要試水電子商務,必須有“歸零”的心態,因為兩種業態的顧客訴求有明顯差異。
傳統企業將面臨“痛苦的成長”
“企業的電子商務化是一個必須經歷的過程,是一個在痛苦中成長的過程。”商務部信息化司副司長聶林海説,任何新事物的初期階段,都會伴隨着痛苦感,例如很多傳統企業由於電子商務的上馬帶來了銷售業績的下滑,甚至是業務渠道的自相殘殺。
艾瑞諮詢集團分析師蘇會燕認為,傳統企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都將面臨如何平衡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的問題,因為線下已經通過一級、二級、三級代理商等,建立起成熟的分銷體系,如果在網上進行全國銷售,必將對傳統的經銷網絡産生衝擊。這就要求企業的線上、線下産品要體現差異化,並在價格方面進行一定的區隔。
專家建議,各級政府應該進一步重視電子商務發展,推動傳統企業實現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