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8日成都舉辦的移動電子商務年會上,商務部信息化司司長李晉奇&&,中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傳統電子商務同樣面臨着支付、信用、配送等問題,社會公眾對移動電子商務的認知度有待提高,因此研究開發適合我國國情的移動電子商務應用模式,突破移動電子商務應用瓶頸,將是以後我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的重中之重。
物流瓶頸待突破
物流行業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瓶頸,國內物流行業發展速度顯然跟不上電子商務的腳步。從2010年下半年後,快遞公司更是頻頻出現“爆倉”現象,快遞也變成了“慢遞”,電商與消費者的投訴不斷。
北京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林亞&&,由於缺乏與電子商務行業相匹配的整體規劃,如今國內物流業發展仍面臨多重制約。
“現在電子商務行業有很多問題,最關鍵的問題是缺少誠信。”易寶支付的CEO唐彬説。
如今網絡詐騙、假冒偽劣和侵犯知識産權已經成為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調查顯示,80%的受訪者擔心商品假冒問題。據《2010年淘寶消費者保障白皮書》透露,2010年淘寶網共處理了53萬件涉假商品。不久前,阿里巴巴爆出的“海外詐騙門”事件更是讓業內震驚。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理事長陳信祥説,對於電子商務行業來説,當務之急是要建立起統一的跨平台的誠信數據體系,要將個人的誠信體系和企業的誠信體系統一起來建立一個數據庫,並建立相應的數據分析系統,加強對於風險的防範。
但艾瑞諮詢全國總監劉雷鳴則認為,由於種種現實問題的制約,國內信用體系的建立恐怕在短時間內無法實現。
“移動電子商務與PC電子商務除了在終端上不一樣,而在後端的管理方面如供應鏈、物流等方面還是一樣的,所以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正遭遇到物流以及信用體系的建設瓶頸。”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説。
基礎設施及監管體系待完善
陳壽送&&,如今國內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且不説信用體系和物流瓶頸,單單是移動電子商務的基礎都還沒有打好。
“移動電子商務尤其是手機購物的發展,首先要依賴於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網絡對於應用的支撐,然後是用戶習慣的培養,這些是基礎。”陳壽送告訴記者,就目前來看,儘管如今智能手機市場發展迅速,但是仍不夠普及。而在移動網絡方面,也仍有待發展。
而在移動電子商務尤其是手機購物方面,國內用戶對於移動支付的安全仍有所顧忌,手機購物習慣還未普遍形成,用戶體驗仍需要提升。在此次的電子商務年會上,商務部信息化司司長李晉奇就&&,如今社會公眾對移動電子商務的認知度仍有待提高。
在相應的監管體系方面,且不説全局化的電子商務監管體系,光是移動支付這一個環節的監管體系就還未完善起來。儘管央行去年先後&&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以及《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但是截止到目前,支付牌照仍未發放。
此外,關於電子商務法律體系仍未完善。科技部現代服務業專家組的一位專家&&,如今,圍繞與電子商務密切相關且需求迫切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個人隱私權保護、企業商業秘密保護、電子合同、電子發票、網絡市場主體管理與服務、網絡市場信息管理與服務、網絡信用管理與服務等問題的響應法規和條例亟須建立。
移動電子商務模式待創新
“現在移動購物面臨比較大的挑戰是如何將PC端的體驗和服務移植到移動終端上。”亞馬遜全球無線産品及服務總監Sam Hall對記者説,比如推薦功能,在移動終端上根據你要買的東西會給你推薦一個相關的、可能會感興趣的商品,這是我們正全力投入去解決的問題。
“移動電子商務並不是PC電子商務終端的簡單轉移。”陳壽送&&,與PC電子商務相比較,移動電子商務尤其是手機購物更加便捷和靈活,但屏幕相對也比較小。因此,今後移動電子商務的商業模式在應用方面也會更加靈活,但也需要更多創新。
陳壽送告訴記者,未來將手機購物與LBS(基於地理位置的服務)相結合起來也許會是移動電子商務的一個新型應用模式。
而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基地總經理王洪濤則提出了更系統的觀點。他&&,推動移動電子商務規模發展,要做到四點:一是必須依靠政府引導,建立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監管,營造有利於移動電子商務産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二是要加強各部門之間協作,發展移動電子商務不僅僅是信息通信産業的事情,而是一個跨行業的服務,單靠某一個企業或行業的努力是難以形成的。必須充分依靠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鼓勵和推動商務模式創新,合理的商務模式是移動支付業務成功的關鍵。移動支付業務對産業鏈上下游帶動作用巨大,隨着業務的不斷發展,必將對包括終端製造業、軟體開發信息集成業産生深遠影響,並在相關領域催生一批創新的龍頭企業。四是要形成以技術引領移動電子商務産業的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