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重倉股山下湖高管減持 高成長性幻滅
2011-05-01   作者:鄭世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儘管是以珍珠為主營業務的一家上市公司,但山下湖上市以來卻頗為寂寞,並沒有被多少機構視為掌上明珠。
  上市至今已有三年半時間的山下湖鮮有市場關注,在某券商研究報告平台上,記者發現關於山下湖的研究報告一共只有11份。其中,除了今年光大證券的兩份增持評級外,其餘均為中性評級。
  缺乏了賣方研究員的力捧,山下湖在上市後的三年時間裏幾乎沒有機構光顧。
  在其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僅在2007和2009年分別出現過安信證券、華泰財險-穩健型組合、百瑞信託-百瑞恒益52 號、恒鑫一期集合資金信託等4家機構身影。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一度默默無聞的山下湖突然在2010年四季度迎來“貴客”。
  華夏成長證券投資基金、華夏行業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華夏紅利混合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華夏大盤精選證券投資基金、華夏策略精選靈活配置基金等五隻華夏係基金同時高調出現在山下湖前十大股東之列。
  更令市場側目的是,明星基金經理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也赫然成了山下湖的座上賓客。
  與王亞偉積極看好公司成長性相比,山下湖的創始人們卻顯得有些信心不足。在獲得解禁之後,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陳夏英在內的6名創始人幾乎都選擇了減持。
  是王亞偉看走了眼,還是公司高管們太過保守?
  近期因身披抗通脹的“珠寶概念”而被爆炒的山下湖,究竟還隱藏着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高成長性幻滅

  儘管宣稱以“具有良好成長性的公司”為投資標的,但山下湖自上市以來的成長性表現卻讓華夏成長的青睞顯得頗為諷刺。
  就在上市前一年的2006年,山下湖的凈利潤數據還保持着70.08%的同比增長,上市當年,山下湖的增速就有放緩的跡象。
  2007年公司實現營收2.92億元,凈利潤3542.91萬元,凈利潤的同比增幅為35.12%,較前一年的數據出現大幅回落。
  而這才剛剛開始。
  儘管營業收入保持着17.84%的增長,但2008年山下湖凈利潤同比增幅再度出現大幅下滑,進一步縮小為5.45%。
  進入2009年,儘管全球經濟開始走出金融危機陰影,但山下湖在業績滑坡的泥潭裏卻越陷越深。
  這一年公司的各項經營數據出現全面下滑,營收僅為2.84億元,同比下降17.41%,凈利潤為1178.44萬元,同比降幅更是高達68.46%。
  每股收益方面,不考慮轉增股本的影響,2007年到2009年分別為0.65元、0.56元和0.18元。
  有趣的是,就在山下湖上市之初,海通證券農林牧漁行業分析師丁頻執筆的一份新股研究報告曾預測,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每股收益將分別達到0.78元和1.04元。安信證券分析師劉濤給出的業績預測也大致如此。
  高成長性假象之下,問題顯然不能全部歸罪於金融危機。
  山下湖2010年的年報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盈利2876.39萬元,這一數據儘管較上一年度大幅增長,但與公司2008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的3735.94萬元凈利潤相比,仍然不能令投資者滿意。
  “如果是一般的公司還可以原諒,但作為上市公司,圈了一大筆錢,不但不能實現更好的增長,反而一直在倒退,是有點説不過去。”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事務所合夥人在談到山下湖時感慨。
  另一項核心的財務數據顯示,從上市當年的2007年一直到2010年,山下湖的加權平均凈資産收益率分別為20.63%、11.09%、3.26%和7.55%。
  經營狀況的持續惡化之下,與山下湖同處浙江諸暨的另一家大型珍珠企業的銷售經理楊濤並沒有將這一現象歸因於客觀因素:“就算沒有金融危機,我們這個行業也好不到哪去。”
  作為行業資深人士,山下湖華東國際珠寶城的執行董事林賢富,以及阮仕珍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阮鐵軍都曾認為,2008年的行業大洗牌將給有實力的珍珠企業帶來空前的發展機遇。
  然而,將近3年的時間過去了,曾經的熱切期盼在山下湖的財務報表上並沒有得到體現。


12345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高管減持頻現 內幕人或看淡後市 2011-04-13
創業板高管減持套現逾7億元 2010-12-22
高管減持應視為常態 2010-09-14
董事長帶頭拋 高管減持當仁不讓 2010-04-02
一個月賣出55次 新嘉聯六高管減持不手軟 2008-12-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