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房一價今實施 專家稱可規範坐地起價
2011-05-01   作者:曹華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北京市發改委發布的《北京市<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實施細則》今日起實施。其中最受關注的是北京所有商品房實行“一房一價”。相比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北京市的則更加嚴格,明確了標價牌和價格手冊分別需要明示的內容,將對整個樓市進行價格標示與變動的全面監管。
  實施“一房一價”對樓市影響究竟多大?如何確保“一房一價”真正落實?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實行“一房一價”能使消費者在購房過程中獲得更充分的信息,提高透明度,減少被矇騙的機率,利於房地産市場的規範化運營,遏制開發商的“坐地起價”行為。但在控制房價方面意義不大,甚至有人對其可操作性産生質疑。
  
    “坐地起價”行為將被遏制  房地産市場進一步規範

  在北京市公布的實施細則中指出,商品房銷售中須明確標明每套房源的總價和每平米的單價,地下停車位面積和價格,包括中介服務費用、物業服務內容及收費標準等。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員曹建海(微博 專欄)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對商品房明碼標價是房地産企業規範化運營的表現,是房地産市場有序發展的保證,可以很好地遏制某些不良開發商坐地起價的行為。
  此外,在北京市本次實施細則中首次提及對二手房的明碼標價,細則規定,對已完成銷售的存量房房源,商品房經營者應及時撤下相關信息。
  “這主要解決一套房屋信息多家使用情況,有些中介用虛假信息忽悠購房者。”北京市發改委一相關負責人説。對於部分網站房源信息過期或存在虛假,誤導買房人的問題,該負責人&&,細則對網站的商品房銷售一樣適用,不執行明碼標價規定的,或者利用標價形式和價格手段進行價格欺詐的,一樣將會受到處罰。
  許多業內人士也指出,細則中要求中介公司必須標示投訴電話,也會在消費者當中形成有力的監督,中介公司通過虛假房源來吸引購房者的現象將明顯弱化,一些不良中介的生存空間將逐漸受到擠壓,將提升整個行業的規範性。
  “我國房地産市場不規範,隨意性很大,過去在這方面管理薄弱,制度也很不健全,這一規則的&&將會進一步規範市場行為,控制亂漲價。”中國房地産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告訴記者。

  實際操作性受質疑  價格申報和執行須加強監管

  從細則上看,“一房一價”如果能夠執行到位的話,對於房地産經營者的報價定會有一定的約束力,對於消費者來説無疑是一件好事。但細則的實際可操作性備受爭論。
  “‘一房一價’只是把商品的屬性進行了圈定,其作用多大取決於價格監管部門對於價格的干預程度。”曹建海説,現今來看,審批之後的價格究竟能持續多長時間、開發商是否可以隨時對其修改、政府在其中所取的作用都很難確定。
  “這很有可能導致部分房地産商為追求利潤,提高自己的申報價格,然後通過打折優惠來吸引購買者。因為政府對於房屋的成本價格並不掌握確定,申報價格是企業根據自身情況來確定的,企業在報價時將自己的財務成本、稅收成本等融入其中,政府也很難知道。一旦這樣的申報價格被批准,就變相助長了企業提價,使得‘一房一價’政策對於樓市的調控作用流於形式。”
  鏈家地産首席分析師張月向記者&&,細則對於新建商品房項目價格調整的周期、可調整的幅度等並沒有進行相應的規定,是略有欠缺的地方。而企業是否執行到位、“一房一價”的價格是否真實等都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此外,不少業內人士也&&,“一房一價”對於二手房市場來説操作難度更大,即使監管、執行到位,也對房價和二手房市場格局沒有太大實質性的改善。細則中規定,二手房不得在標價之外加收任何未標明的費用。但實際上,二手房的成交價格都是買賣雙方經過討價還價議定的,成交價格必然與掛牌價格不同,而且業主在掛牌的過程中也可以根據市場和自身狀況改變報價。
  對此,顧雲昌則認為,“一房一價”實施起來並不難。至於價格,應由地産商上報主管部門備案,有些地方還要審查核定。房地産管理局,住建委,物價部門等監管機構都應對其應進行監管檢查和核定。至於是否有漏洞,要靠社會及媒體等來有效監督。此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産商也不可能定價太離譜,如果定價太高,就會沒有市場。

  “一房一價”能否平抑價格漲勢 扭轉供求關係是根本

  “一房一價”政策落實,對於房價的調控力度究竟有多大,市場能否迎來價格拐點?接受本網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一房一價”相關規定的推行,本身並非是為了控制房價。
  “‘一房一價’對房價的抑制有限。”中原地産總監張大偉認為,發改委只是意在進一步規範房地産行業,讓全國各地的房價更透明,更有可比性。地産分析師羅寅申也直言,明碼標價對控制房價並沒有太大作用。因為目前一些項目可能在定價的時候就已超過當時的市場價,預留了漲價空間。
  對此,曹建海&&,如果在價格的申報過程中,價格主管部門能夠根據北京市今年總的價格調控目標進行原則性管理,不符合原則的一概不批准、銷售,才可能使市場形成一種穩中有降的趨勢,對於調控和穩定房價,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高房價的幕後推手其實並非開發商,而是失衡的市場供需在推動。”曹建海認為,要真正控制房價上漲,最根本的還是要扭轉市場的供求關係。
  “首先,要擴大市場的供給方,讓小商品房、農村房同樣成為商品房,打破開發商的經營壟斷體制,使品房不再稀缺;其次,要通過信貸、稅收等多種行政手段對擁有多套住房者進行調控。只有如此,供求關係才可能扭轉。否則‘一房一價’對於抑制房價上漲不會起太大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發布“一房一價”細則 二手房納入其中 2011-04-27
北京綠城價格"暗漲"應對"一房一價" 2011-04-15
11城"一房一價"調查 報高售價成常態 2011-04-07
莫讓“一房一價”變“明碼漲價” 2011-03-24
“一房一價”嚴防開發商坐地起價 2011-03-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