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將登陸創業板的佳訊飛鴻先於另一家新三板公司紫光華宇開始網下配售和網上定價發行。該股發行價為22元/股,對應市盈率為53.66倍。在創業板大跌之時,具有軍工概念的佳訊飛鴻卻被機構紛紛看好。
第四家新三板IPO公司
在佳訊飛鴻之前,新三板已經有久其軟體登陸中小板,世紀瑞爾和北陸藥業登陸創業板。作為新三板成功IPO上市的第四家企業,佳訊飛鴻從遞交申請那一刻起就開始廣受關注。
“事實上新三板只是一個過渡的工具。”一位曾經考察過佳訊飛鴻的PE投資人説。2007年10月26日,佳訊飛鴻在新三板掛牌,當時這家以指揮調度通信産品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然而,僅半年之後,它就向監管機構遞交了中小板IPO上市申請。
在沒有獲得通過後,2009年創業板開啟後,佳訊飛鴻再次遞交上市申請並於2010年底過會,2011年3月22日獲得創業板上市核準。
記者了解到,在這3年的時間裏,佳訊飛鴻只完成了一筆交易,即2008年6月17日,一筆3萬股的單子在盤中挂出,股價從1元/股增至9.8元/股成交。
“可以看出公司持股人對於未來預期很看好,自身資金也很充足,不需要通過三板市場進行交易來獲得融資。”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
持股人的信心來自於公司的業務構成。招股説明書顯示,公司致力於通信信息領域的技術應用創新,向客戶提供通信、信息、控制一體化的指揮調度系統及全面解決方案。産品包括常規調度系列産品、應急指揮系列産品,以及在前二者基礎上拓展的鐵路防災安全監控系統。主要産品在鐵路、國防、城市軌道交通應用領域的同類産品市場中佔有率居第一位。
“這是典型的軍工概念股。”國泰君安一位分析師介紹説。在他看來,公司主要産品應用的三大領域都屬於封閉型行業,一旦形成市場優勢很難被打破。
“與電信行業不同,這種指揮通信系統更講究市場先入原則,像鐵路、國防這類部門很難會頻繁更換服務商。”該分析師説。據悉,公司的FH98系統已經在北京地鐵八通線和13號線、上海地鐵8、9號線等得到應用,目前正與在建的北京昌平線進行合作。
機構追捧下成長性堪憂
根據4月28日公司公布的網下配售數據,廣州證券、申能集團、寶盈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雲南國際信託六家公司各獲得了70萬股。
在參與詢價的32家機構中,最高價格為渤海證券的27元,最低為中信基金和華夏基金的17元。大多數機構給出的上市首日價區間都在27-32元之間。
相對於當初創業板首發28家公司平均發行市盈率56.7倍,目前佳訊飛鴻22元/股相對於53.66倍的市盈率並不算太高,這也成為機構追捧的原因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一價格對應的是公司2009年的財報。
資料顯示,佳訊飛鴻2009年每股收益為0.60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基本每股收益為0.55元。到了2010年三季度,每股收益已經降為0.52元。而公司2010年以及2011年一季度的經營數據到目前還沒有公布。
此外,根據2010年三季度報告,公司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月-9月所有稅收優惠分別佔當期凈利潤的24.47%、35.08%、28.75%、23.93%,“高科技企業的生命力就在於成長性,現在公司連續4年的利潤一直保持三成左右來自於稅收優惠,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主營業務存在盈利問題。”一位行業分析師&&。
扣除了稅收優惠,公司主營業務中的收入大多來源於三大領域,儘管公司在三大領域的市場份額都佔到了一半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調度與指揮通信系統行業中,公司的市場份額並沒有絕對優勢。
以鐵路為例,“儘管公司稱在鐵路調度産品的市場佔有率為48%,但它只是整個鐵路信息應用市場的一部分,一旦有其他公司對整個市場形成一定的優勢,那麼對於佳訊飛鴻的未來發展會影響很大。”一位通信行業分析師介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