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水泥季報業績降79% 飆漲背後存隱憂
2011-04-29   作者:鄭世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天上不會總是掉餡餅。
  在充分體驗了去年四季度爆發式的業績增長後,華新水泥也慢慢歸於平靜。
  但與業績增速的放緩相比,華新水泥在二級市場上的走勢卻並無放緩跡象,華新水泥4月21日盤中曾一度漲停,4月27日早盤再度衝高5.49%。
  但在諸多市場分析人士看來,二級市場的強勢表現背後,華新水泥卻存在諸多隱憂。

  一季報低於預期

  4月26日,華新水泥發布2011年一季報,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0.85億元,凈利潤達到1.21億元,同比增長105.57%,每股收益0.25元,同比增長108.33%。
  儘管增幅頗大,但這一漲幅卻並不盡如人意。
  “出現這麼大幅度的增長主要是因為去年一季度基數太低。其實與去年四季度相比,這個數據並不太好,當然這裡面有過年等淡季因素的影響。”上海某券商水泥行業分析師告訴本報記者。
  申銀萬國分析師王絲語在給予華新水泥增持評級的同時,也坦言其成績單“略低於一季報前瞻的預期0.3元”。天相投顧分析師趙俊勝亦坦言,上述業績表現“低於市場預期”。
  雖然對華新水泥一季度的業績表現看法不一,但包括申萬在內的十余家券商仍然對其一致給出了增持和買入評級。
  而中金公司更預計華新水泥2011年和2012年的每股收益將達到3.99元和5.19元。
  而與此同時,華新水泥近一年表現異常搶眼。從去年中期14.88元的低位算起,截止到4月27日,累計漲幅已經高達239.92%,
  與一些因錯過水泥板塊大牛股而抱憾不已的分析師相比,光大證券的水泥行業分析師陳浩武則顯得頗為得意。3月31日由其執筆推出的一則研報標題為:“灰姑娘的水晶鞋已穿上”。而早在去年12月1日,陳浩武曾推出一篇名為《拐點初現,灰姑娘終將穿上水晶鞋》的研究報告,建議客戶買入華新水泥。
  然而,詩意的名字背後,“穿上水晶鞋”華新水泥卻已經顯露出一絲崴腳的跡象。

  業績爆發期已過?

  據數字水泥網CEO劉作毅介紹,水泥行業的盈利狀況大幅改善,源自去年下半年全國大規模節能限電所導致的産量急劇下降。
  “下半年三個月的時間裏漲了5次價,每噸一共漲了100多塊。”湖北市場的一位水泥經銷商回憶起當時的火爆情形還歷歷在目,“不是我們亂漲價,大家基本上都是零庫存,根本沒貨賣。”
  令大多數消費者都感到意外的是,進入2011年,湖北市場的水泥價格仍舊維持在今年年初的水平之上,甚至還略有上漲。
  “現在大家都意識到,只有控制産量,才能有好日子過,像以往那樣惡性競爭,搞得所有人都沒法掙錢。”湖北某中型水泥企業的一位高管告訴本報記者。
  據上述企業高管介紹,湖北水泥企業在當地行業協會的統一要求下“限産保價”,“基本上要做到每個窯每年停産檢修一個月。”
  中金公司研究員羅煒和關雪對此也未諱言:“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約30%,主要由收購産能貢獻增長。湖北地區由於限産保價,産能發揮不足,導致成本上升較多。”
  儘管價格維持在了高位,但由於限産影響,華新水泥一季度業績環比出現了大幅下降。
  記者發現,截止到去年三季度,華新水泥實現凈利潤8930.48萬元,而最終的年報顯示,華新水泥全年錄得凈利5.73億元,即僅在2010年第四季度,華新水泥就賺得4.83億元。
  上述數據意味着,儘管華新水泥一季度凈利潤的同比漲幅達到105.57%,但其環比數據卻出現了大幅下滑,降幅達到79%。
  前述券商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有着淡季因素以及停産檢修等因素影響,“但一個顯著的信號是,去年下半年的暴利時代或許將告一段落。”
  不僅如此,更令業內人士擔憂的是,“限産保價”式的行政干預之下,高價能否長久維持。
  “湖北市場現在已經有了華新、葛洲壩、京蘭、亞東等頗具規模的水泥企業,另外還有眾多的中小型水泥企業,産業集中度並不高,這種限産保價的做法肯定不是長久之計。”前述接受記者採訪的企業高管坦言。
  而據另一位大型水泥企業的高管介紹,為了保證各家公司執行限産,防止大家陷入“囚徒困境”,“在行業協會的組織下,由各個水泥企業派出代表組成督察小組,監督各家水泥公司的限産情況。”。
  但本報記者從多位浙江水泥業人士處了解到,浙江部分地區的水泥企業也曾採取過限産保價做法,最終並未有阻止水泥價格下跌,而且導致復産後水泥價格進一步下跌。
  在多位行業資深人士看來,要真正維持住水泥價格,一條可行的道路是,通過産業並購實現産能的高度集中。
  華新水泥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一個顯著的變化是,華新水泥將原來逾19億元的募集資金投建新線的增發方案,修改為募集資金投入15條生産線的餘熱發電項目以及25個混凝土攪拌站等項目。而原來的新建生産線計劃則被收購兼併所取代。
  2010年11月底,華新水泥成功將湖北京蘭三源公司收入麾下。今年1月28日和4月20日,華新水泥又分別吞下湖北房縣鑽石水泥70%股權,以及湖北金龍水泥80%股權。
  但制掣華新水泥收購野心的另一個要素顯然就是其較高資産負債率。
  最新財務數據顯示,華新水泥總資産為188.14億元,總負債130.36億元,資産負債率高達69%,而另一家行業龍頭海螺水泥的這一數據僅為39%。
  前述分析人士坦言,在堪比房地産企業的資産負債率之下,華新水泥的收購之旅註定不會平坦,而只有19億元的定向增發也只是杯水車薪。
  早在競購京蘭水泥失利之初,瑞銀證券分析師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計,公司將會放棄在湖北的擴張計劃,同時,該分析師也認為,公司的負債實力不足以支持其進一步的迅猛擴張。
  “穿上水晶鞋的華新水泥需要注意的是,怎樣防止被這個看似美麗的鞋子崴到腳。”一位行業分析師在談到光大證券的研究報告時笑言。
  本報記者4月27日下午,就上述情況致電華新水泥副總裁兼董秘王錫明,但其手機無人接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券商一季報分化 山西證券刷新最差業績 2011-04-28
綠大地再修年度業績快報 一季報預虧千余萬 2011-04-28
季報業績差異致行情分化 2011-04-27
深發展一季報:凈利潤同比增52% 2011-04-27
多家公司一季報業績變臉 百元股紛紛破百 2011-04-2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