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近日&&,正研究在商品住房領域實施反暴利規定,嚴厲打擊不法房地産開發商牟取暴利的行為。
&&到5月1日就將實施的《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針對房地産開發的反暴利舉措表明,新一輪房地産調控的重拳即將揮向開發商。而在此前,以限貸限購為主要抓手的新國八條中,調控對象主要是炒房客和投資者。
反暴利稅我們並不陌生。1995年,中國頒佈了《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的行政法規。其中規定,對於影響廣泛而重大的商品和服務,有關部門可將其列入制止牟取暴利的項目,並實施利潤率控制。在2006年,相關部門就對石油開採企業銷售國産原油徵收特別收益金,特別收益金與暴利稅無異。
從石油企業的情況看,反暴利稅的效果並不理想。前不久,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就曝出買天價茅&酒的醜聞。如此大手筆花錢,很容易給人石化企業賺取了暴利的印象。
房地産領域或許沒有石油行業那麼集中,開發商也沒有石油企業那麼強勢,但開徵房地産的反暴利稅難度絕對不會小。各地房地産市場情況差別很大,各個房地産企業的情況也不盡相同。這決定了房地産的反暴利稅只能是所謂
“點殺”,相關政策的解釋空間很大,人為因素比較多。比如,要決定是否對一家企業開徵暴利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清楚其成本、利潤、價格等情況,還需要進行比較論證。
此外,反暴利稅在市場相對平穩時期還相對容易把握,而中國近年來的房價上升較快,這使得前幾年拿地的企業總能夠獲得較高利潤率。這種高利潤是否合理呢?會不會更多地打壓了有眼光的開發商呢?
我認為,反暴利稅的初衷是好的,但其效果還需要觀察。5月1日起,商品房銷售需要明碼標價,開發商可以通過提高申報價格,來抵消該政策影響。反暴利稅理論上可以部分打破開發商的這種小算盤,因為如果定價過高,就會面臨反暴利稅的懲罰。
但如果寄希望於通過反暴利稅來降低房價,那也是過於樂觀了。
經濟學認為,暴利通常來自壟斷。房改以來,房地産業快速發展,開發商獲得相對較高的利潤不難理解。就房地産開發這個環節來説,利潤的較快增長主要還是來自於房價的較快上漲和市場火爆。這種利潤的上漲主要是因為市場的供不應求,而供不應求的根源在於土地市場是被壟斷的。畢竟,開發商的地主要是拍來的。
在土地供應嚴格控制、經濟和居民收入較快增長的背景下,房地産領域較高利潤還是難以避免。我們常常看到排隊買房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讓開發商以較低的價格賣房子並不合理。即便是價格再低,市場上的房子也不會增加,而未來的住房供給可能會更少。在計劃經濟時期,各種價格很低,也不用徵收反暴利稅,但市場供應是短缺的。
房價高企,開發商應該承擔一定責任,但不應該是主要責任。現有的政策更多地是打壓需求,這在短期內有一定合理性。但從長期來説,在經濟較快增長的情況下,需求總是相應增加的。要滿足不斷增加的購房需求,關鍵的一環是增加供給。遺憾的是,現有政策在打壓購房需求的同時,也限制了住房的供給,導致了房市的價高量滯。
事實上,中國的土地資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利用。有經濟學家指出,我們一貫強調保護的18億畝耕地,即120萬平方公里耕地,只佔中國國土面積約八分之一。中國還有絕大部分不可耕地完全可以用於城市建設。如果這些不可耕地可允許被用於城市建設,中國的房地産價格不會這麼高。首爾人口密度超過1.7萬人/平方公里,是北京和上海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7000多人)的兩倍多。中國的土地資源完全能夠更好地用於滿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
房地産市場具有較強的周期性,但從長期來説,只要供給能夠隨着需求相應增加,房地産就不會是一個暴利行業。(作者為經濟學博士,經濟金融學者)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