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汽車産業“十二五”規劃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是國家扶持的重點。預計到2015年,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市場比例將進一步擴大,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國內市場份額超過50%。在這個大背景下,東風汽車公司將會有怎樣的作為呢?履新不久的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日前在上海車展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採訪。
特殊廠情決定起步落後
眼下,我國汽車行業紛紛轉變思維,重點打造自主品牌汽車,搶食這塊大蛋糕。相對於上汽集團、一汽集團等而言,東風汽車公司似略顯落後,2010年自主品牌汽車的銷量僅98.7萬輛,其中乘用車只有34.9萬輛。即便如此,總經理朱福壽依然信心十足。
朱福壽大學畢業後即進入東風零部件廠工作,有27年的汽車行業經驗。他説,之所以我們目前在自主品牌乘用車發展上與其他公司相比處於落後的狀態,是東風公司的廠情決定的。東風,前身是設立於解放初期的“二汽”,最早是以生産銷售商用汽車和重型汽車為主,其東風牌大卡車曾佔據了行業的領先地位。過去,商用汽車的産銷量佔據東風汽車總産銷量的絕大多部分。甚至,直到中國汽車産業高速發展的2005年,這個格局還未改變。當年,東風商用車産量還佔總産量的60%。
而就在此時,我國許多汽車企業的自主品牌戰略正轟轟烈烈地展開。據介紹,通過幾年快速發展,我國汽車行業自主品牌領域,目前已經形成了三種比較好的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低成本,低價格。第二種模式就是大尺寸,高性價比,這幾年採用這種模式的企業發展得也比較快。第三種模式是全方位借助外方平台,像上汽收購羅孚及一汽採用“馬自達6”的平台,就是典型案例。
對於東風來説,這三種模式都沒有趕上。正因為如此,朱福壽坦承自己目前面臨着很大的壓力。
戰略性選擇彌補先天不足
近年來,我國許多合資汽車企業紛紛推出合資自主概念車型,如廣本理念、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東風日産啟辰等,其目標都直指自主品牌。隨着上海車展合資自主概念車型的亮相,更表明了合資自主品牌的決心和信心。從現有統計數據來看,理念、寶駿、啟晨三大合資自主概念車型全部集中在A級車即緊湊型車領域,售價也在七至九萬元這一自主品牌的主要價格區間。業內有專家預計,隨着合資自主車型的加入,A級車市場將成為瓜分汽車行業“十二五”規劃中50%自主品牌市場份額的主戰場。
朱福壽説:“進入後合資時代,合資已經走得相當成熟,出現合資的自主品牌就是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這將對中國未來汽車産業格局産生什麼樣的影響還不是很清晰。”但他&&,這只是一個策略型舉措,東風並不主張這樣,而是想有一個戰略性舉措。
所謂的戰略性舉措,主要體現在産品和技術來源上,本土的工程師來做産品的研發,包括工程方面的開發,依次大幅度地拉升合資公司的技術能力。同時,重新搭建供應鏈,或者優化供應鏈。朱福壽説,目前的狀況是本土供應商常常因為同步開發的原因,難以介入合資公司,很難變成戰略供應商。自主品牌需要去優化他們,使其成為與之共命運共呼吸的市場主體。戰略性舉措的另外一個特徵表現在營銷方面,它可以有更多的、更靈活應對市場的經營模式,大膽嘗試,大膽推廣,快速反應。
“如果把這些戰略上的考慮匯聚在一起,來支撐一個合資的自主品牌。我相信這種自主品牌將是真正能佔據市場並獲得消費者喜歡的品牌。”朱福壽説。
後來居上打造東風的自主品牌
在朱福壽看來,東風在打造戰略性的自主品牌上具有很大優勢。作為擁有40多年造車歷史的東風,在製造領域本來就具有深厚的技術優勢。加上這幾年的合資合作,東風人又在研發、商品企劃、營銷、管理等領域學到了很多國際行業經驗。同時,東風所擁有的標致雪鐵龍、本田、日産等不同背景的合作夥伴,也是一個資源優勢,為其自主品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證和市場保證。
東風風神是東風汽車公司旗下100%控股的一個子公司,承擔着東風發展自主品牌乘用車事業的重要任務。經過兩年多發展,東風風神已經在品牌建設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相對其他公司的自主品牌,還存在明顯差距。
朱福壽透露,公司規劃“十二五”期間,東風風神的銷量目標是提升到30萬輛,關鍵就是要抓後續研發。
在東風汽車公司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中,自主品牌汽車將打響攻擊戰,到2015年要佔到汽車産銷總量的50%,而這個數字到去年底還只是35%。朱福壽説,東風已制定出自主品牌汽車的整體商品規劃,包括自主品牌發動機的規劃,再加上這幾年公司解讀市場的能力在不斷提升,對産品、客戶、市場的理解有明顯進步,所以應該會很快進入到自主品牌汽車跨越發展的重要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