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汽車下鄉”等鼓勵政策終止而産生的市場連鎖反應已十分明顯。近日,記者在吉林省幾大汽車市場調查中了解到,原本3、4月正是微型車銷售旺季,但以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汽車為首的微型車龍頭企業銷量下滑明顯。為扭轉頹勢,一些經銷商甚至先抬高標價、後打出國家“燃油補貼”招牌來欺騙消費者。有關業內人士建議,國家對微型車行業應加強調控,必要時可採取新的補貼政策。相關汽車企業應在提高産品附加值和加快向二三線市場拓展等方面下功夫。
“汽車下鄉”推動汽車業“井噴”發展
作為世界汽車市場上一道獨特風景,微型車對於近兩年中國汽車業的跨越發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儘管微型車産銷利潤有限,但中國各大汽車企業集團都不敢怠慢它。
按照2009年3月1日開始實行的“汽車下鄉”政策規定,國家對農民購買微型客車、微型載貨車、輕型載貨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由於“新政”剛好在國際金融危機以及國家鼓勵農村經濟加快發展的背景下&&,受到汽車企業和農民的廣泛好評。
吉林省公主嶺市八屋鎮農民劉偉正是這一“新政”的受益者。2010年底,為搭上“汽車下鄉”末班車,他以3550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輛“五菱之光”6376C3微型麵包車。算下來,共節省了4000多元。“國家的好政策,咱也跟着沾沾光。”劉偉告訴記者,原本他打算購買一輛二手面車,但後來仔細算了一筆賬:“還是買新車划算。”他説。
以國內微型車龍頭企業上汽通用五菱為例:2009年的微型車銷量91.68萬輛,2010年更是達到創紀錄的105.78萬輛,兩年時間産銷量翻了一番。此外,長安、東風等汽車企業也紛紛借助微型車優勢成功晉級“200萬軍團”。國內微型車市場的瞬息萬變也讓身為共和國“汽車長子”的一汽集團備感壓力。
來自全國乘用車信息聯席會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汽車下鄉”帶動國內微型車銷量增長超過80萬輛,而2010年又較前一年增長28%。
跟劉偉一樣,許多農民成為國家“汽車下鄉”政策的受益者。此外,與微型車相關的汽車維修保養等産業也紛紛向農村地區進軍,對於刺激帶動國家汽車及相關産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中國已經有近20家車企生産微型車,年産能已達到500萬輛。而根據車企的規劃,到2012年,中國微型車産量將達到700萬輛。
經銷商無奈以“燃油補貼”做幌
連日來,記者在吉林省長春、吉林、四平等重要汽車市場採訪時發現,各家微型車4S店門庭冷落,與“新政”執行時火爆場面有着天壤之別。
位於吉林市深圳街的汽貿城,是當地重要的汽車集散地,上汽通用五菱和長安汽車等微型車4S店舖都分佈於此,可以將這裡看成國內微型車發展的一個“縮影”。2009年3月“汽車下鄉”政策&&後的近兩年多時間裏,記者曾先後五次來到此採訪。
日前記者再次來到這裡時,長安汽車吉林市總代理劉國金正在辦公室看報紙,喝着茶水,而店裏也只有三位消費者在看車。
劉國金給記者看了4S店的銷售記錄表:2008年銷售900輛,2009年1500輛,2010年1650輛。“2009年銷量增幅最為明顯,我們店也因此受到公司總部嘉獎。”他説。
“今年春節之後,銷售情況相當不樂觀。現在平均每天也就能賣上20輛車,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銷量降幅在60%以上。”劉國金説,“儘管公司內部仍在上調全年微型車銷量,但從目前情況看,要想完成全年任務會相當難。”
採訪中記者看到,許多經銷商都打出“國家發放燃油補貼2000元至3000元”的廣告標語。劉國金告訴記者,其實這是微型車經銷商們的無奈之舉。“説白了就是先把價格抬高2000元至3000元,之後再通過銷售員的講解,把‘燃油補貼’這一概念灌輸給消費者,其實國家根本就沒有&&這項補貼政策,而汽車也基本上是按照原價銷售。”
劉國金表示,由於銷量不好,收入下降,目前一些微型車銷售人員開始改投他行。“這種現象不僅在我們店裏有,其他4S店也都一樣,”他説:“目前微型車行業呈現虛胖後的萎縮跡象。”
剛剛賣掉50隻肉食羊的雙遼市扶先鎮農民王富打算購買一輛麵包車。經過挑選,最後他看中了長安之星五菱之光榮光的一款車,標價是40800元。
“銷售人員説這款車可以享受國家2000元的油補,算下來之後38000多元。”王富告訴記者:“咱農民一年掙點錢不容易,要是趕上國家‘汽車下鄉’政策的話,起碼還能省下幾千元。”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微型車一季度銷售70.76萬輛,同比下降5.60%。其中,繼2月份銷量同比下降11.30%之後,3月份銷量再降近10%。專家&&,政策無疑是微型車不再風光的最大原因。
微車市場或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認為,在大批農村居民受益的同時,國內微型車市場在逐漸呈現飽和跡象。上汽通用五菱長春地區代理商盧瑋&&,國家“汽車下鄉”補貼政策&&近兩年時間,微型車行業在短期內出現了井噴式增長,從長遠看對於微型車行業發展不利。
而吉林大學管理學院副書記葛寶山認為,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政府&&的消費刺激政策對車市的帶動效應已明顯減弱,消費者購買能力已經提前釋放。“在國家目前沒有更好投資項目的情況下,市場增長10%,投資可能增長20%,因此可能出現嚴重的産能過剩危機。”他説。
此外一些專家&&,國內在微型車領域的發展規律找不到國際上可以借鑒的經驗,但市場容量終歸有限,“汽車下鄉”政策對微型車市場的影響很大。“汽車下鄉”政策的取消,很可能導致2011年微型車市場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
對此,許多深入基層的微型車經銷商們持否定態度。劉國金表示,目前微型車市場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階段。
長安汽車的一項內部調查報告顯示:“以吉林地區為例,目前擁有50戶以上的中型村屯微型車擁有量僅為五輛,擁有比例僅為10%,而微型車在全國農村市場的飽和率也不足50%”。劉國金説,在吉林省的各村屯中,微型車擁有率30%才是一個理想水平。
對此,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建議,政府和相關企業應着手對微型車市場進行調整。
首先,微型車企業在冷靜分析市場的同時,加強微車技術革新,應在提高微車質量和技術上下功夫,避免同質化競爭。有關專家認為,目前各家企業看重微型車市場,主要是為了以“量”取勝,但微型車對於企業利潤來説只佔很小比例。
第二,相關企業應當盡快調整産銷目標,在進行充分市場調研基礎上制定可行的發展規劃,避免因銷量大幅下滑而給企業效益帶來影響。劉國金認為,企業應在前期準確調研基礎上,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進行産銷量調整,防止盲目市場擴張造成産能過剩危機。
第三,國家應及時掌握中國汽車業發展現狀,而有關汽車企業應及時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考慮建議制定新的政策繼續刺激車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