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渝開徵房産稅後高端住房"遇冷"
2011-04-22   作者:記者 徐旭忠 李舒 楊金志/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今年1月28日,備受關注的房産稅“靴子”終於在滬渝兩城市落地。記者最近在重慶、上海等地調研了解到,房産稅開徵以及國家一系列房地産調控政策實施後,這些城市的樓市低迷,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別墅等高端住房消費遇冷,投機炒房客“卻步”,住房消費更趨理性。然而,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提醒,房産稅雖然對實施城市的高檔住房消費和炒房行為産生抑製作用,但是要警惕和防止投機炒房“熱錢”流向沒有開徵房産稅的二三線城市,抬高這些地方的房價,擾亂房地産市場秩序。

  “靴子”落地 高端住房消費“遇冷”

  在位於重慶渝中區一處高檔住房小區,記者碰到前來購房的陳先生。他看好一幢建築面積近400平方米的江邊獨棟別墅,售價每平方兩萬元左右。照政策算,購買這處房産每年要繳六萬多元的房産稅。“持有房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再加上貸款利息,支出實在太大了,還是買一套比較好的花園洋房吧。”陳先生説。
  根據重慶市&&的個人住房房産稅徵收管理實施細則,這個市對主城區個人擁有的獨棟商品住宅,個人新購的高檔住房徵收房産稅。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建築面積交易單價達到上兩年主城九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建築面積均價三倍以下的住房,稅率為0.5%;三倍(含)至四倍的,稅率為1%;四倍(含)以上的稅率為1.2%。上海房産稅實施細則規定,上海居民家庭新購且屬於該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住房的,合併計算的家庭全部住房建築面積人均不超過60平方米,其新購住房暫免徵房産稅;人均超過60平方米的,新購住房超出部分的面積,要徵房産稅,稅率暫定為0.6%。
  復旦大學房地産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認為,“重慶版”和“上海版”房産稅對於調整樓市結構,遏制高端住房消費,穩定房地産市場具有積極意義。上海的房産稅政策雖然沒有明確細分對別墅等高檔住房徵稅,只是針對新增的購房,但其實施細則是按照人均面積作起徵點,且為累進稅率,房屋價值高,人均面積大的房屋稅率就更高,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端住房消費。

  增加持房成本 抑制“全民炒房”

  “重慶版”和“上海版”的房産稅政策都傳遞出一個同樣的信號,那就是增加房屋持有環節的成本,遏制投機炒房。上海市明確規定,對非本地居民家庭在上海新購住房的,一律徵收房産稅。重慶市則對在該市同時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個人新購第二套(含)以上的普通住房,開徵房産稅,稅率為0.5%。
  記者在上海和重慶調研發現,雖然房産稅實施時間並不長,但是在“國八條”&&的背景下,政策共同發力樓市調控,效應立竿見影。以重慶為例,在房産稅開徵前一天,重慶主城區商品房成交900余套,而房産稅天徵後的幾天,成交量則下降一半。春節黃金周七天成交不足200套。目前,商品房市場依然十分低迷。上海的樓市經歷了“冰火兩重天”:去年12月底火爆異常,但自今年1月後便直線下行,春節期間更是陷入谷底。近兩個月來,上海商品房的銷售量也呈下降趨勢。面對慘澹的樓市,開發商紛紛使出打折、贈送面積、旅游等促銷手段招徠顧客,鋪天蓋地打廣告。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算了一筆賬:“炒房的資金成本大致6%左右,物業費大致每年1%左右,加上房産稅,一年就是10%左右的持有成本,7年下來,原來值100萬元的房子,即使200萬元賣出去,也基本沒有賺,因為持有7年的成本也有100萬元,等於是白買了。”他説,根據經濟學規律,大體房産稅到了3%以上,炒房的人就少很多了。
  中國房地産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認為,房地産市場上之所以投機炒房成風,造成房價虛高上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房産持有成本過低。目前我國房地産稅收主要在三個環節:開發環節、流通環節和保有環節。開發環節主要是針對房地産開發商的稅收,交易環節則包括契稅、印花稅、二手房轉讓的營業稅等。但保有環節的主要稅種只有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對經營性房地産徵收的房産稅。而對個人擁有的房産,卻沒有徵稅。在房價上漲的預期下,擁有多套房産的家庭,很少考慮將房子出租或盡快出售,而是待價而沽。其結果放大了房地産市場的供求矛盾,導致房價居高不下。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認為,房産稅對樓市産生較大震動,打破了此前人們在房屋持有環節不繳稅的幻想,投機性購房將受到一定程度遏制,人們在以後的投資過程中也會更加理性。

  警惕投機炒資轉移抬高二三線城市房價

  目前房産稅僅在上海和重慶兩個城市開徵,從長遠來看,國內其它一線城市也可能會加入到房産稅開徵行列。但是,房産稅難以在全國範圍內的所有城市推出,在這種情況下,投機炒房的熱錢勢必會流向沒有開徵房産稅的二三線城市,抬高這些地方的房價。
  當前,國內二三線城市正逐漸成為房地産開發商角逐的新陣地。數據統計顯示,萬科、保利、招商、恒大、萬達等多家大型房企在二三線城市新增土地儲備的建築面積超過1200萬平方米,佔到其總新增土地儲備建築面積的60%以上。同時在銷售上,二三線城市銷售增速加快。摩根大通發布的《中國房地産2010總結》報告中指出,該行跟蹤的8座中國主要城市2010年的一手房銷售額佔全國23%,銷售量比2009年下降31%。這意味着購房的資金和需求正在從一線城市流出。
  事實上,在實施房産稅之前,一些炒房客就擔心受房産稅打壓,就出現拋售房産的現象,將資金投向股市、黃金、農産品、礦産等領域。重慶投資客李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投資股市風險大,國債回報率低,黃金價格已炒得不低了,搞實業收益也低,想來想去還是投資樓市更適合。
  北京浙商商會副會長陳俊是溫州投資客中的標誌人物。陳俊透露,投資房地産仍是溫州投資客的主要投資領域。但在密集樓市調控下,溫州投資者投資區域和投資領域已有所改變,投資一線城市住宅的成本高了,利潤空間小了,因此現在主要投向商業地産。隨着二、三線城市的舊城改造、招商引資等城市化進程加快,投資這些城市商品房市場和商業地産的投資者越來越多。
  有關專家認為,國內多數二三線城市房地産價格壓力不是很大,地方財政收入依賴土地出讓金程度很大,這些城市短期內不會開徵房産稅。這就給炒房客留下投機空間,過去一些在開徵房産稅城市購房的炒房客勢必會將資金投向沒有限制的二三線城市,從而拉高這些城市的房價。他建議,這必須引起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否則一旦炒房鉅資涌入這些二三線城市,對當地樓市影響將會是災難性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賈康:房産稅資源稅將成地方主稅 2011-03-14
房産稅試點:不斷總結完善試點經驗 繼續推進這項工作 2011-03-09
房産稅試點:不斷總結完善試點經驗 2011-03-09
房産稅試點暫不向其他城市推廣 2011-03-07
國家稅務總局:房産稅試點暫時不會推廣 2011-03-0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