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停牌核實逾一月後,被瘦肉精“毒害”的雙匯發展今日復盤。該股開盤即跌停,報70.15元。市場普遍預計復牌後出現連續跌停的可能性很大。有分析人士&&,雙匯發展前景堪憂,雙匯基本面生變
無法支持目前高股價。
“雙匯”類食品重新上架 消費者不甩賬
昨日,記者再次走訪市場發現,在“瘦肉精”事件一個月後,曾一度從貴陽市部分超市貨架上銷聲匿跡的“雙匯”産品,已經陸續恢復上架。雖然重新回到貨架上,但市民對“瘦肉精”事件似乎還心有餘悸,原本在各大超市火腿腸産品中銷售量排行前列的“雙匯”産品鮮有人問津,其他品牌的同類産品後來居上填補了空缺。
市民劉阿姨説,她家以前經常購買雙匯火腿腸食用。春節期間,更是買了不少,自“瘦肉精”事件曝光後,因對家裏剩下的火腿腸不放心,以致現在全堆着沒動。當記者詢問劉阿姨還會不會購買火腿腸時,劉阿姨&&:看到就害怕啰,哪還敢買?
雙匯死咬瘦肉精屬個人失職 影響3月收入13.4億元
昨晚,雙匯發展發布公告公布“瘦肉精”事件的檢測結果和市場影響。
“瘦肉精”事件一經曝出,雙匯集團即連發兩次聲明,重點均在其子公司濟源雙匯身上,該集團董事長萬隆也對公眾&&,問題就出在濟源一家工廠身上。當時即有評論指出,雙匯是在棄卒保車,希望捨棄濟源一家子公司來保全整個雙匯集團的利益。昨日,雙匯發展再次在公告中強調,“瘦肉精”事件起源於旗下子公司濟源雙匯個別員工在採購環節執行《雙匯集團“瘦肉精”的抽檢與控制方案》時沒有盡責,致使少量飼喂有“瘦肉精”的生豬注入濟源工廠。
雙匯&&,受“瘦肉精”事件影響,部分地區經銷雙匯産品的商場、超市、特約店出現了産品下架的情況,僅3月,預計影響雙匯集團營業收入13.6億元,其中影響雙匯發展營業收入13.4億元。而且該事件還對雙匯今年一季度的生産經營造成一定影響,該公司預計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65億-2.7億元,比去年同期實際披露數據增長20%-22.7%,增幅與以往同期正常水平相比有所下降。
雙匯發展今迎市場考驗 &&全力推進重組
停牌核實逾一月後復牌,被瘦肉精“毒害”的雙匯發展今日面臨市場考驗:各路投資者對本次事件不同的判斷和衡量標準,將在公司股價走勢上得到充分體現。
在19日的公告中,雙匯發展&&,雙匯集團及公司將全力推進重大資産重組工作,並視濟源雙匯的進一步調查進展情況,同監管機構保持溝通。同時,公司將採取積極措施恢復生産經營,並視相關恢復情況關注此次事件對本次重大資産重組擬注入資産評估值的影響。
雙匯發展復盤跌停 市場預計連跌停可能性大
因“瘦肉精”事件停牌約一月的雙匯發展周二復牌,該股開盤即跌停,報70.15元。券商普遍預計復牌後出現連續跌停的可能性很大。
上海財匯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共有169隻基金持有雙匯發展2.16億股。在3月15日該股跌停中,上述機構已經損失18.7億元。若雙匯發展再出現兩個跌停,基金將再度損失32億元。
悲觀者數出17個跌停
昨天,在雙匯發展的股吧中,投資者討論的話題只有一個:復牌後會有多少個跌停板?有投資者&&,從今天開始,持有雙匯發展的投資者的噩夢將開始,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誰也跑不出來。有投資者發帖稱,“持有雙匯,45元以上能跑出來就算燒高香吧。任何價位都不能補倉,切記!”在股吧裏,很多投資者都不看好雙匯發展,大家擔心以後沒人再買該公司的産品,該公司今後的業績會大幅下滑。
在所有的帖子中,一篇題為《雙匯復牌路線圖》的帖子格外有趣。該投資者詳細而又耐心地計算了雙匯發展每一次跌停的價格,甚至連雙匯發展如果連續兩天跌停將交易所停牌一小時也模擬計算出來。北京晨報記者仔細數了數,從4月19日到5月13日,該投資者一共為雙匯發展數出了17個跌停,屆時雙匯發展的股價僅剩13.16元。
基金“留”“溜”兩難
對於復牌的雙匯發展,券商等研究機構給出的研究報告只有寥寥幾篇,不過整體評價偏於樂觀。
當然,在持有雙匯發展的基金眼中,這些券商觀點有些“站着説話不腰疼”的感覺。畢竟雙匯發展復牌後的每次大跌都意味着基金凈值的大幅貶值。
從基金的角度來看,目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因為“瘦肉精”事件,相關基金面臨着巨大的贖回壓力。由於擔心雙匯發展復牌後出現暴跌,許多投資者自3月中旬以來大量集中贖回基金産品。例如,由於旗下的多只基金持有雙匯發展,興業基金公司的贖回壓力驟增,該公司打算“自我輸血”,將運用公司固有資産投資自身持有雙匯發展股票的兩隻基金。
另一方面,一旦基金公司呈現爭相殺跌的局面,雙匯發展的股價將呈現單邊下跌的走勢,而由此出現的凈值不斷萎縮將進一步增大基金公司的贖回壓力。
分析人士:雙匯基本面生變 無法支持目前高股價
有分析人士向記者&&,儘管目前雙匯發展經營業務有限,但作為食品企業,“瘦肉精”事件對“雙匯”品牌已造成重創,在短時間內,難以重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未來銷售情況堪憂;再加上財務和經營狀況的下滑,雙匯發展復牌後,目前的高股價將無法得到支撐。
目前,市場對雙匯發展前景&&擔憂。中投證券資深分析師徐曉宇認為,“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發展造成的影響起碼需要幾個月的恢復期。徐曉宇還介紹,在雙匯發展停牌期間,食品類股票累計下跌超過10%。以此類比,雙匯發展股價短期走勢難以樂觀。
除此之外,雙匯發展的重組之路同樣不容樂觀。
“毫無疑問雙匯集團旗下的肉製品企業都受到了衝擊,作為注入資産,其價值縮水的可能性較大,所以資産評估和重組方案可能出現變數。這樣一來將會大大影響雙匯發展重組進程。”金宇集團(香港)投資經理王舜來這樣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
另據法律界人士介紹,如果“瘦肉精”事件中,雙匯集團有關人士受到處分,且涉及雙匯發展高管,那麼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雙匯發展三年內都不得非公開增發。
資深律師陳良介紹,和三鹿一樣,雙匯集團未來可能面臨消費者的高額民事索賠,賠款數額可能是個驚人的數字;另外,如果經查實,濟源雙匯和雙匯集團高層知曉使用瘦肉精的實情,那麼中小投資者也可以向雙匯提出民事賠償。屆時,將進一步拖延雙匯發展重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