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復牌後"一切照舊"
分析人士認為,基本面變化將影響股價和公司重組進程
2011-04-19   作者:記者 侯雲龍/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雙匯發展1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瘦肉精”事件預計影響雙匯集團3月份營業收入13.6億元。
  雙匯發展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4月18日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透露,4月19日雙匯發展復牌後,公司高管、治理結構等公司基本情況將不會改變。在此之前,包括集團總裁萬隆在內的多位高管均&&,雙匯發展的重組進程並不會受“瘦肉精”事件影響,也不會對注入上市公司資産估值做出調整。
  根據雙匯發展4月15日公告,公司已對“瘦肉精”事件基本核實清楚,4月19日就核實情況進行公告並復牌。根據雙匯發展去年12月披露重大資産重組報告書草案,雙匯集團相關肉類資産將通過資産置換、定向增發以及換股吸收合併等方式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擬注入資産評估值約為319億元。其中“瘦肉精”事件的涉事公司濟源雙匯100%股權也作為注入標的之一。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不管“瘦肉精”事件結果如何,目前雙匯發展和雙匯集團的基本面已發生改變,未來將無法支持雙匯發展目前的高股價,同時還會對其重組進程造成影響。
  據雙匯集團統計,截至3月31日,雙匯發展市值損失高達103億元,雙匯集團銷售損失逾15億元,濟源雙匯處理相關産品直接損失預計達3000多萬元。此外,“瘦肉精”逐頭檢驗全年預計增加檢測費用3億多元。另外,各地雙匯經銷商銷售情況也出現大幅下挫。據蘇賽特商業數據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雙匯各地凈銷售平均下降約45%,部分地區經銷商銷售下降90%。另據部分媒體報道,目前北京、廣州、上海等全國主要城市的各大超市,也已紛紛下架雙匯肉類製品,而且沒有公布明確的恢復銷售的計劃。
  對於以上種種利空,有分析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儘管目前雙匯發展經營業務有限,但作為食品企業,“瘦肉精”事件對“雙匯”品牌已造成重創,在短時間內,難以重建消費者對品牌的信心,未來銷售情況堪憂;再加上財務和經營狀況的下滑,雙匯發展復牌後,目前的高股價將無法得到支撐。
  目前,市場對雙匯發展前景&&擔憂。中投證券資深分析師徐曉宇認為,“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發展造成的影響起碼需要幾個月的恢復期。徐曉宇還介紹,在雙匯發展停牌期間,食品類股票累計下跌超過10%。以此類比,雙匯發展股價短期走勢難以樂觀。
  停牌前雙匯發展股價收報77.94元,對此包括國泰君安等多家證券機構已對雙匯發展股價未來走勢作出預測,儘管推測存在分歧,但普遍認為雙匯發展復牌後將出現大跌。其中,興全、國泰、大成、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大多以70.15元(即復牌後1個跌停板)的價格作為重估標準;華安基金將雙匯發展股價估值下調兩個跌停板;廣發證券&&,根據此前雙匯發展實際控制人變更與重大資産重組的條款,若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要約收購價56元,因此56元會是下跌底部。但目前雙匯發展的重組已經被延後,一旦資産注入計劃發生變化,56元的“大底”也可能被擊破。
  除此之外,雙匯發展的重組之路同樣不容樂觀。
  “毫無疑問雙匯集團旗下的肉製品企業都受到了衝擊,作為注入資産,其價值縮水的可能性較大,所以資産評估和重組方案可能出現變數。這樣一來將會大大影響雙匯發展重組進程。”金宇集團(香港)投資經理王舜來這樣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
  另據法律界人士介紹,如果“瘦肉精”事件中,雙匯集團有關人士受到處分,且涉及雙匯發展高管,那麼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雙匯發展三年內都不得非公開增發。
  資深律師陳良向《經濟參考報》介紹,和三鹿一樣,雙匯集團未來可能面臨消費者的高額民事索賠。儘管現在還不知道問題産品的具體數量,但由於雙匯處於行業龍頭,産量高,市場份額高,所以賠款數額可能是個驚人的數字;另外,如果經查實,濟源雙匯和雙匯集團高層知曉使用瘦肉精的實情,根據《公司法》雙匯的所作所為就已經違反了有關“重大信息披露”的條文,那麼中小投資者也可以向雙匯提出民事賠償。屆時,將進一步拖延雙匯發展重組進程。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雙匯發展19日復牌 將公告"瘦肉精"事件核實情況 2011-04-16
傳興業基金受雙匯拖累被贖50億 2011-04-14
雙匯長沙專賣店生意降9成 興業基金遭贖回50億 2011-04-13
雙匯重組隱形較量 基金游走京豫探虛實 2011-04-12
雙匯損失超百億又遭雨潤挖墻腳 部分門店改姓 2011-04-05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