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百萬公款購酒”事件,昨日(4月14日),中石化黨組派出調查組奔赴廣東,並&&,如發現違法違規,將依法依規嚴處,調查結果也將第一時間向公眾公布。
但中石化廣東分公司的天價茅&酒去向仍然成謎。針對中石化廣東分公司所稱“鉅額茅&酒屬於公司非油品經營項目”的説法,《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兵分多路,對廣州、深圳等地中石化所屬數十家易捷便利店進行調查,發現便利店內均難覓茅&酒的蹤影。
不過,有中石化內部員工昨日對記者爆料稱,“倒是中石化深圳公司的VIP貴賓廳發現了年份酒的身影。”
實地探訪:中石化便利店難覓茅&
記者昨日走訪廣州鳳凰新村、府前路、農林下路、天河北的中石化加油站便利店,均發現其沒有茅&酒在售。
中石化鳳凰新村加油站的便利店櫃&上僅擺放着一些普通的飲料、食品等。在付款櫃&的後面確實擺放着幾瓶酒,但均為紅酒。該店銷售員告訴記者,店內曾經出售過兩種便宜的茅&酒,其中一款為茅&王子酒,兩款酒的售價均在兩三百元左右。該銷售員稱,“記不清何時銷售過更貴的茅&酒。大部分中小型加油站便利店並沒有銷售茅&,但比較大的加油站可能有售。”
而記者在府前路、農林下路和天河北的中石化加油站也沒有找到茅&酒。府前路站的便利店倒有一款800多元的五糧液在售,銷售員稱沒有出售過茅&酒。
農林下路站的中石化便利店內則沒有任何白酒在售,只有幾款普通紅酒,價格為100多元和200多元,銷售員亦&&“沒聽説過加油站銷售過茅&”。中石化天河北加油站的便利店還在籌備期,未見到任何東西出售。
在被稱為廣州最大的中石化便利店——五羊新城便利店,記者總算找到了三款茅&酒上架待售,其中茅&王子酒標價為309元,另外兩款茅&酒標價為1680元和1980元。但價值昂貴的15年、30年、50年茅&年份酒並無蹤影。
在記者詢問是否有價值上萬的30年、50年茅&年份酒時,售貨員&&,她們都不知道還有這種酒,更別説賣過這麼貴的茅&,最貴的也就1000多元。
公司回應:盡快公布調查結果
中石化廣東分公司新聞發言人徐濤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目前正在調查此事,結果出來後會第一時間告知媒體。對於公布結果的具體時間,徐濤一開始稱“今天或者明天”,隨後又改口為“盡快”。
而記者前往廣州一家茅&酒專賣店看到,網帖所指中石化廣東分公司採購的50年、30年、15年茅&的銷售價格分別為238000元、138000元和6800元。該專賣店的銷售代理告訴記者,廣東市面上的茅&酒價格大致差不多,這類高檔陳年茅&一些公司和單位有時候會前往購買,但一般也是一兩瓶。這麼昂貴的茅&年份酒消費者基本都會選擇到茅&專賣店購買,因為品質更有保證,而到加油站的小賣部買“幾無可能”。
在中石化五羊新城店,當記者問及是否出售過10000元以上的茅&酒時,該店店員肯定地&&“從來沒有賣過。”
如果在中石化廣州最大的便利店都找不到網絡所曝價格在5000~20000元的茅&年份酒,那麼這些茅&年份酒到底去了哪呢?徐濤一概以“公司正在調查”作答。
員工爆料:“貴賓廳”有茅&年份酒
記者昨日還前往深圳東門南路中石化加油站易捷超市調查,銷售人員稱,超市從未銷售過15年、30年、50年的茅&年份酒,他們甚至&&“都沒見過這種酒什麼樣”。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深圳田貝三路的另一家中石化加油站,其超市銷售人員同樣&&沒有銷售過茅&年份酒,但&&曾經銷售過茅&
“神舟”酒,該酒價格從200元到1800元不等,因為好賣,經常面臨斷貨情況。
不過,有中石化內部員工昨日向記者爆料稱,(這種酒)中石化公司的VIP貴賓廳才有。
帶着這條線索,記者前往深圳中石化大廈VIP貴賓廳。記者稱“自己的朋友曾經在中石化貴賓廳買到過茅&年份酒,聽朋友介紹前來購買”,一名前&接線員撥打電話從樓上叫人,並讓記者等待。
這間VIP貴賓廳十分空曠,除了接線員位置外,還擺有兩排巨大的白色沙發和一個茶几,在沙發後面的酒櫃上面擺着幾種茅&酒,不過並沒有發現茅&“年份酒”。
在等待了約20分鐘後,有一名中年男子前來,他告訴記者,一年前他們曾進過一批茅&“年份酒”,有15年、30年、50年年份3種,但目前已經售空,由於進貨需要上級審批,所以目前沒貨。
他還告訴記者,這樣的年份酒需要有“關係”才能拿到,很多人是一件一件地拿走,每件茅&年份酒裝有4瓶,30年的茅&酒一件市價超過20000元。
耐人尋味的是,中石化的這批天價茅&,為何要擺放在VIP貴賓廳這樣一個中石化自稱用於招待客戶、領導的休息室?為什麼這間貴賓廳又只有高級酒和茶葉兩種貨品?另外就是,既然宣稱“出售”,為何又沒有任何銷售人員?本報將進一步追蹤。
[相關新聞]
中石化廣州公司往事:連續四年上“黃紅榜”
每經記者 徐學成 發自廣州
此次“天價酒”事件使眾多網友又翻出“中石化往事”。根據廣東省環保廳最新一期的環保信用評級結果,中石化廣州分公司再次被列為“環保警示企業”,這已經是該公司連續4年在這項評級中未過關。
廣東省環保廳最新發布的“關於2010年廣東省重點污染源環境保護信用評級結果的公示”顯示,經過評定,428家列入環保信用管理名單企業中,除40家因為停産、未驗收、關停、監測數據不足等原因不參與評級外,擬評為黃牌(環保警示企業)的有46家,佔參與評級企業的11.8%;擬評為紅牌(環保嚴管企業)的有34家,佔參與評級企業的8.8%。
在其公開的結果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被授予“黃牌”,按照廣東省環保廳的解釋,“黃牌”意為“環保警示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發現,該部門發布的2007至2010年4年的評級結果公示中,中石化廣州分公司無一過關,連年上“黃紅榜”。
專家揭秘名酒“出路”:八成被大客戶買走
每經記者
李剛 發自北京
中石化廣東分公司“天價酒”事件繼續發酵,高檔白酒的團購也被扯到&前。
昨日,知名酒類營銷專家楊青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在酒類市場中,中高端名酒的“團購”市場迅速擴大,基本呈現出“二八定律”格局,即通過大客戶集中購買的中高端名酒商品接近中高端名酒總量的80%,而20%的大客戶群體則消費了這一品類中的80%以上。
楊青山&&,在當前環境下,由於團購市場利潤空間較大,不少酒類經銷商甚至成為專門的團購渠道商,不需要鉅額的市場推廣費,僅依靠人脈關係就可將各種價格不菲的名酒送進大客戶的汽車後備箱中,正是由於這一推銷手段的盛行,業內還對團購市場有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叫“後備箱工程”。
“在高端酒裏,團購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銷售策略,經營高端酒水都離不開這一塊,對於每個經銷商來説,大客戶的團購量都在銷量的一半左右,甚至更多。”楊青山向記者介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