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擔保雙方均發聲明 漢口銀行稱不願意協商
2011-04-13   作者:  來源:成都商報
 

    漢口銀行真假擔保事件自曝光之後,走了一個來回。
  艾群策自稱是武漢萬國寶通生物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以及實際控制人。4月2日,艾群策“闖入”全國城市商業銀行發展論壇第十一次會議演講現場,衝上主席&高聲指責漢口銀行董事長擔保造假,據報道,艾群策當日在會場指責漢口銀行“作假案子給我的公司虛設527萬債務,還用黑社會威脅我。”並&&“來給漢口銀行指正一下他們對銀行風險防範真説假做的案例。”整個過程持續近6分鐘,會場一度陷入混亂,人們面面相覷,論壇被迫休會。這讓人震驚的一幕令艾群策與漢口銀行之間的一起527萬元銀行擔保債務陷入真假謎團。

  稱還款無門 與銀行聲明對質

  “我們怎麼走法律程序?我們就是要走法律程序去銀行還款,但是每次去漢口銀行都讓我們在一樓,沒有人來告訴我們該怎麼還。”針對上述漢口銀行負責人説的通過法律程序,武漢生物谷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了不滿。
  在武漢生物谷的這份嚴正聲明中,對於漢口銀行聲明中提及的相關事宜,均作出了回應。
  漢口銀行在聲明中稱,“同年(2004年)11月16日,在執行法院主持下,萬國公司、債務人及漢口銀行新路支行三方簽訂協議書,約定由萬國公司以250畝土地使用權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調解書》所確定債務的履行,提供執行擔保。協議書由萬國公司授權代表簽字,萬國公司加蓋單位公章確認。”
  武漢生物谷回應稱,“所謂執行法院主持下簽訂三方協議根本不存在,是銀行內鬼勾結所為。萬國寶通生物谷股份有限公司從未授權代表人簽字,加蓋的單位公章也是假的。”在這份申明中,該公司也稱,法院裁定也未返達艾群策。
  而對於漢口銀行對艾群策身份提出的質疑,上述武漢生物谷公司負責人稱,艾群策的確被關押577天即1年7個月,並罰款85萬元。“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樁比較可笑的判決。目前我們已經向武漢市檢察院提出抗訴,要求還艾群策一個清白,要求判決艾群策無罪。”
  對於艾群策在公司的身份確認,武漢生物谷&&,在2006年9月6日,武漢生物谷在武漢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將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艾群策變更為潘玉環,後來工商局發布文件稱,該次變更登記申請人提交的是虛假材料,因此撤銷這份變更登記。上述公司負責人也向記者發送了一份《武漢市工商管理局處罰決定書》文件。
  “變更登記無效,恢復到艾群策擔任董事長的原始狀態。”武漢生物谷&&,漢口銀行“所謂 艾群策身份與其真實身份嚴重不符 純屬造謠中傷。”

  銀行並不希望協商處理

  “我們不會和他(艾群策)協商這個事情的,也不會和他接觸。”記者問及是否會與艾群策協商解決真假擔保的事情,漢口銀行上述負責人稱,目前已經上報銀監會,銀監會也在着手調查此事。
  昨日相關報道中提及的,漢口銀行稱艾群策實則為武漢思登達公司股權之爭。“艾群策根本就與武漢思登達公司沒有任何的股權爭奪,他們也不知道哪來的説法,如果有他們也要提供證據,我認為這是他們在轉移視線。”上述武漢生物谷相關負責人稱。
  對於報道中提及的《關於艾群策其人及有關情況的調查報告》,漢口銀行上述負責人一口否決,稱目前公開的回應就只有漢口銀行網站上提及的“嚴正聲明”,並不承認有類似的報告。
  “現在我們什麼途徑都走過了,都行不通。我們到銀監會去過,但是也有回復説讓找當地銀監局,而銀監局還是讓找漢口銀行,等於説還是回到了起點。”上述武漢生物谷相關負責人稱。
  在去年,艾群策就向銀監會提供了相關信訪材料。根據當事人提供的一份《不予受理通知書》顯示,2010年7月30日,銀監會稱,艾群策反應“漢口銀行虛構與武漢萬國通寶生物谷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假公章、假法定代表人簽字非法將生物谷公司名下土地用於武漢思登達(集團)有限公司擔保騙貸的問題”,已經在通過法院司法途徑解決,不屬於信訪受理範圍。
  “從事情曝光到現在,漢口銀行並沒有&&過艾群策或者是公司,我們感覺到他們並沒有誠意。如今採取還款的方式,漢口銀行也不接受。至於之後將會採取怎樣的措施,我們會看事態的發展情況。”上訴公司負責人。漢口銀行上述負責人對於整個事件的真相,並不願意透露,&&希望走法律程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漢口銀行“假擔保”獨家追蹤:舉報者釋疑3張身份證 2011-04-12
漢口銀行被指低價打包貸款 員工涉嫌收受利益 2011-04-12
漢口銀行真假擔保謎團 貸款低價打包説待查 2011-04-12
記者發致柳傳志公開信 稱漢口銀行假擔保陷聯想於不義 2011-04-11
漢口銀行假擔保風波升級 債權擔保陷真假謎團 2011-04-1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借鑒美國經驗完善發行審核機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強震與“經濟海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